和朗兒其樂融融的情景,天樞素來凜冽的目光透出些許天權不曾見過的溫柔,半晌,方幽幽道:“喵喵,你長大了。”
記憶中的天權從來就不是那種對小孩子會有耐心的人,他的世界除了他自己誰也進不去。可是現在,看著朗兒和他親暱無比的舉止,天樞心裡洋溢起一種名為“嫉妒”的不足為外人道的情緒。
天權抬眼笑笑,沒說什麼,抱著朗兒和天樞並肩走進即將舉行壽筵的清安宮。這般情形看在外人眼中正是一派兄友弟恭的景象,韓王天權也就自然而然地被人們劃入了齊王黨一系。
原來,朝中有齊王黨,楚王黨,更有嫡皇子黨,局勢堪稱雲詭波瀾。
文帝近年疏於管理朝政,權力早已被幾位皇子瓜分。朝廷六部之中,兵部、刑部是齊王天樞的勢力,工部、禮部、戶部為楚王天璇所掌,吏部尚書寧熙是寧皇后的侄兒,又娶了五公主玉衡為妻,自然歸心於七皇子搖光。
齊王黨兵權在握,朔州玄字營譁變之事一出,徵北將軍赫連景天連夜呈上三封請罪書,告罪請辭。文帝雖知蘇錦程是賀蘭陵的得意門生,但是逝者為尊,神威將軍賀蘭陵畢竟已是蓋棺定論的人物,赫連景天治軍不嚴的失察罪名終究還是坐實了。
允了赫連景天辭官歸鄉的奏摺,文帝隨後就將朔州“青、白、朱、玄”四營交給了天樞,命他嚴加整頓。若是算上他妻兄車騎將軍賀蘭誠介手中的明城“肖、易”二營,王朝北方邊境線上的三十萬兵馬都可以算得是在齊王手上,胤文帝對天樞的信任由此可見一般。
楚王黨也非等閒之輩,天璇天份極高、文武兼備,自幼深得皇帝喜愛,以為諸子中唯有他最酷肖自己,再加上右相沈雅緻,御史大夫上官桀等重臣支援,實力不可小覷。
至於嫡皇子黨,眼下雖然是不顯山露水,卻也不是好相與的。畢竟,在搖光的身後,有著自王朝開國以來屹立七十餘年不倒的寧家。
而今文帝詔命天權接管原本隸屬天璇的戶部,意欲何為?天威難測,聖意難斷,無人敢妄加斷語。但不爭的是,齊王一黨的籌碼增加了。
膝下兒女歡聚一堂,縱使知道,他們的關係並非此時表現的這般親密和睦,文帝心中還是歡喜的。
筵席上,胤文帝當場公佈了天權和若離的婚事,除了君妃,眾人皆是大驚,就連天樞也不例外。因為鶯兒、梟兒的關係,天權在赫提的那些年,天樞對他的事情瞭如指掌,知道他和雅爾海晴間發生的一切,也知道他們有過一個美麗可愛的小昭陽,況且若離又抱著那般心思,因此這場突如其來的婚事,著實出乎他的意料。
當然,被嚇到的不止天樞一個,天權同樣驚詫不已,直到坐在他身旁的天樞輕扯他的衣角,他才起身來到座前,雙膝跪地,重重叩下頭去,“兒臣但憑父皇做主!謝父皇恩典!”
然而這還只是開頭,文帝后面的話更是讓人浮想聯翩,他看著天權,許久才意味深長地緩緩開口道:“天權,成親之後自不比從前,無論家事國事,都要替朕擔負起如許重任,心裡也要時刻記著朕對你所抱的期望。你可明白?”
皇帝一番暗示意味如此明顯的話語,不禁讓在座所有人都暗暗吃驚,天樞也詫異地抬首看了君妃一眼,看來過去的這些年,他的父皇母妃都反省了不少,想著要彌補昔年的虧欠了。
“兒臣明白!”天權躬身謝恩,道:“兒臣定當全心全意為家國效力,絕不辜負父皇期望!”
“好!好!”文帝滿意地笑了,那種帶著讚許還有認同的笑容是天權以往從未見過的。而天樞卻知道,父皇的轉變絕非一時興起,他想起那年在御書房外偷聽到的對話。
深夜,案上的燭火偶爾跳躍著,映照出一個奮筆疾書的身影。突然,文帝放下手中御筆,抬眼望向靜默無語的白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