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多年可不是為了給搖光作嫁衣,天樞現在要等的,只是一個合適的時機。
右相沈雅緻和御史大夫上官桀在前兩年相繼告老還鄉,加上現在離職的左相寧澤,先皇時期的三公重臣如今已經全數遠離朝堂。
新任的宰相白傾城,還有御史大夫李翩鴻都是天樞近年提拔重用的,六部官員更是撤、換過半,當初楚王黨和嫡皇子黨的成員所剩無幾,所謂還政,也就是說說而已。
不出天權的意料,還政的說法果然只傳了兩天就銷聲匿跡了,朝中大小事務仍是由天樞做主,就連御印和兵符都是放在齊王府而非宮中。
左相寧澤雖然被迫離職,但他在朝中經營多年,寧家在朝堂的影響力絕不可能在一夕之間就完全消失,於是在天樞的授意下,搖光決定立表妹寧然為後,而這顯然是有安撫寧家之意。
胤惠帝三年五月二十,皇帝大婚,冊封前左相寧澤之女寧然為皇后。頒佈詔書,大赦天下,稅賦減半,與民同樂。
七天之後,不甘兩年前冀州慘敗的阿烈古琪趁機出兵秦郡,再次攻佔明城,殺死魏王開陽,並以其屍身相要挾,換取鳳台關。
開陽戰死的訊息傳回渝京,天樞震怒。兩年前,阿烈古琪也曾攻佔過明城,當時他就是命開陽率京畿“靈、秀”二營馳援西北,並趁雅爾海晴、赫連凱冀州大捷之機發動反攻,奪回了明城。
此後兩年,開陽一直率“肖、易、靈、秀”四營鎮守明城。記得當時出征之前,開陽曾對他說過,“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他的本意不過是指他會家國為重,絕不會糾纏於兒女私情,不料一語成箴,這兩句詩竟然成了他人生最終的判語。
震怒過後,天樞斷然拒絕了赫提人以魏王屍體作為籌碼交換鳳台關的提議,赫提人隨後割下了開陽的頭顱送回胤朝,而將他的身體丟棄在清江中,噩耗傳來,綺妃幾度哭暈過去。
面對殺兄辱屍之仇,就連一向沉默寡言的搖光也誓言要為兄長報仇。
惠帝三年六月,皇帝下詔,命赫連凱、慕容嵐率羽林軍五萬鐵騎進攻被赫提人盤踞的明城,同時命雅爾海晴奔赴朔州,鎮守鳳台關。
半個月後,雅爾海晴率領玄字營北出代郡,採用“迂迴側擊”的戰術,西繞到赫提軍的後方,迅速攻佔流芳城,切斷了駐守流芳的格藍斯同阿烈古琪的聯絡。
隨後雅爾海晴又率精騎飛兵西進,穿越澤蘭沙漠與赫連凱的羽林鐵騎形成對明城的包圍,駐守明城的薩拉揚見勢不好,倉惶撤離。
助赫連凱、慕容嵐奪回明城後,雅爾海晴率兵繼續向北追擊,斬殺薩拉揚,直搗星宿川,共斬敵一萬四千餘。
也就是在登頂星宿川一役中,雅爾海晴身中赫提奇毒“燭淚”,天樞聞訊後立即讓若離趕了過去。可天權放心不下,不顧自己已有身孕,也在數日之後帶著晴兒和晰兒兩個小鬼匆匆去了朔州。
第七十二章
得知天權半夜攜子出逃的訊息,天樞只能苦笑著搖了搖頭,他早先的那番勸阻算是白費口舌了,好在胎兒已經四個月了,只要天權一路上小心點,應該是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但是天樞不曾想到的是,有了天權的先例在前,他家的乖乖女兒佳期竟然也跟著學起了翻牆翹家的一套,可惜學藝不精,被逮了個正著。
時近午夜,天樞略顯好笑地看著一身漆黑夜行衣正要打算偷溜出門的寶貝閨女,悠然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