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遇到一件事無法解決甚至已經影響到你的生活、心情時,何不停下腳步來,想一想是否還有轉回的餘地,或許換種方法,換條路走,事情便會簡單很多。但在那一瞬間,我們往往不會想到這些,只是一味在原地踏步、繞圈,讓自己一直陷在痛苦的深淵中。其實,生命中總有挫折,那不是盡頭,只是在提醒你:該轉彎了!
做人不能往一條死衚衕裡走,雖說車到山前必有路,但是到了山前沒有了路,而是萬丈懸崖,你還會不顧一切地閉著眼睛向前走嗎?人生有很多條道路,路到盡頭,我們應該轉彎了。培養一種多元的思維,你的人生旅程就多了很多條道路,條條道路通羅馬,種種思維促成功!
■'智語點“波”'
世界正是因為有了五彩繽紛才美麗,人生正是因為有了多元思維而精彩。
另一種觀點存在,只能說明別人與你的看法不同,並不證明他是錯的。
我們說的多元思維,不僅是對別人多元,對自己也要如此。假如你是烏龜,就不要和兔子比賽跑,而要和他比長壽。一旦你確立了多元成功思維模式,就會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成就精彩人生。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開放思維:絕不能做井底之蛙
最近幾年畢業的年輕人,基本上是和國家的改革開放一起成長起來的。國家需要開放政策,個人是不是也要具備開放思維呢?年輕人一定要擁有一顆包容的心,容人、容事、容器、容己;一定要擁有開放的思維和奔放的心態,把目光放長遠,敢於去看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否則,活在自己狹小的世界裡,只能成為井底之蛙。
早在20世紀初,蔡元培先生就在北京大學倡導“思想自由、相容幷包”的精神。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種思維為北京大學乃至中國教育界注入了靈動與活力,影響深遠。
到了2008年,北京舉辦了29屆奧運會,進一步使中國人具備了世界胸懷與開放心態。主題歌:“我和你心連心,同住地球村,為夢想千里行……”更是膾炙人口。
畢業幾年的你,不應該是暮氣重重、死氣沉沉的狀態,而應該是開放與奔放的狀態。如果你想在開放的時代裡獲取成功,那麼在你成長的“基本國策”裡就要寫上“開放”二字。
NO1.成為一個世界人
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弗裡德曼在其2005年的著作《世界是平的》一書中,把全球化劃分為三個主要紀元——全球化1.0:始自公元1492年,持續到公元1800年前後,世界從“大號”縮小到“中號”,其推動力量來自國家;全球化:從公元1800年持續至公元2000年,中間曾經被大蕭條及兩次世界大戰打斷,世界繼續從“中號”縮小為“小號”,其推動力來自企業;公元2000年後開始了全球化的新紀元,世界正從“小號”縮為“極小號”,其推動力來自掌握了網際網路絡技術的個人。
的確,“世界正在被快速地攤平或剷平”。小時候,在學校時總是被教導:“胸懷祖國,面向世界。”其實,到了全球化的時代,胸懷祖國也是不夠的了,還要胸懷世界。年輕人必須開放思維,才能成為一個世界人。
開放思維,就是開放視野、開放舞臺、開放資訊、開放機會、開放成功!只有開放你自己,解放你自己,才能做最好的自己。
NO2.開放你的人生
2008年,我曾經讀過一本書,這本書的書名叫《開放你的人生》,作者叫王輝耀。他以自己的經歷講述了多元思維、開放精神和包容心態的重要性。
王輝耀在17歲時被下放到一個沒有公路、沒有電燈、沒有一間瓦房的地方插隊。當時,王輝耀跟許多人一樣以為註定要紮根農村一輩子。事實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