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更為敏感。
這一次老皇帝與他的交談,看似平淡,好似閒談,但陳芝雲心知,一旦言語出,或許便是大禍。
伴君如伴虎。
君王之喜怒,如天色一般,陰晴無常。
老皇帝一向多疑,也一向心狠手辣。
陳芝雲雖然自覺乃是梁國將領當中,名聲最盛的一人,且麾下兵將最是精銳,算是比他人要有些更為沉重的分量,但他卻也不會因此,而真正肆無忌憚。
“白曉一事,皇上口口聲聲說是小事,卻還是難免添了一個藐視皇權的罪名。”
陳芝雲皺著眉頭,思忖道:“藐視皇權,這個罪名可算不小,儘管如今沒有懲處,但今後”
他略微搖頭,稍顯嘆息。
只是這件關乎自身一人安危的事情,比起另一件事情,卻是微不足道了。
“太子廢立?”
陳芝雲只覺心中有著難言的惶然。
若真是廢了當今太子,那麼今後梁國,誰為儲君?
如今的太子,雖然與他不合,但作為君王,確是不差。
廢了當今太子,今後的梁國,在梁帝逝後,新帝又會如何?
這是他最為顧慮的方面。
三危之山。
洞天福地。
清原看著古鏡之中的場景,略有沉思。
葉獨進入皇宮時,老皇帝與陳芝雲的談話,已至尾聲。
當時葉獨距離御房,還隔了兩座宮殿,但清原憑藉八方道眼之術的不凡,還是能夠窺探。
只不過,一位是梁國皇帝,一位是當世名將,皇宮之中又是氣運最為深沉之地,讓清原亦是消耗不少。
若無古鏡相助,哪怕他是人仙,且是變數,也難以窺探得了此中變化。
“廢太子一事?”
梁帝與陳芝雲的談話,因葉獨進宮時,已經談過了前頭,因此關於白曉一事的試探,清原未有聽得。
但後頭,關於廢太子一事,清原則已聽了個清楚。
“此事哪有這般簡單?”
清原有著洞徹真玄的本事,雖不能在封神期間,窺探梁國皇帝,但卻也有著能夠推演事情的本領。
梁帝對於權勢,確有熱衷之心,但他心中隱約有些心灰意冷。
這皇帝已經老邁遲暮,實則也有心傳位於太子。
只不過,這一次的談話,所謂廢太子一事,在清原眼中,反而像是一種試探。
“對於陳芝雲的試探?”
陳芝雲在梁國的地位及名聲,不言而喻,就連皇帝都未能置若罔聞。
梁帝必是知曉陳芝雲與太子不合,故而有此試探。
廢太子之事,其心未必是真。
但傳位太子之心,必然是有。
倘如陳芝雲因為私怨,而贊同廢了太子,那麼,這老皇帝心中,只怕未必如此刻這般平靜了。
畢竟,太子是未來的國君。
作為臣子,對於國君有怨,且他聲名太盛,治罪本領太高,今後或成大患!
“陳芝雲不知是否意識到了這點?”
清原暗道:“不過,陳芝云為國為民,確是真心,他先前一番言語,倒也不假。”
廢立太子,不僅關乎當世無數黎民百姓,更是關乎後世。
實際上,當初他在洞天福地,對正一殺機消去,除卻魔祖在後的原因之外,也有類似的顧慮。
因為清原知道,正一乃是未來守正道門掌教之位的不二人選。
守正道門把持著世間修道人的秩序。
殺了正一,便是改換了守正道門的未來掌教。
於後世而言,此舉乃是對於守正道門,以及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