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寸,但此法之玄妙,未必遜色於縮地成寸。
清原見狀,以縮地成寸之法往後退,並運轉山河大勢,不斷用這片地勢來拘禁逆的腳步。
然而,逆依然欺近前來。
清原身懷地龍,在操縱山河大勢這一步上面,有著誰都無法比擬的優勢,就連宋澗約都因此動彈不得。然而,山河大勢再是厲害,也禁不祖原本道行太高,哪怕他如今虛弱不堪,也仍不是清原能夠拘禁得住的。
先生且接我一式。
逆倏忽臨近身前,一掌按來。
他身高不足三尺,手掌細嫩,然而指尖末梢,廄黑色光芒。
這光芒陰冷邪異,未有臨身,已然令人感到十分驚懼。
清原左掌迎上,掌**生五色,以五行而分。
嘭!
一聲巨響,響徹八方。
清原驀然後退。
而逆也停下了腳步。
一掌之中,五行盡出?
逆露出讚賞之色,道:世人所凝法意,皆是五行之中,而你五行兼備,莫不是傳說之中的道意?
清原未有回話,拉開了距離,白玉尺往前打去,尺末處迸出一道赤紅色的雷霆。
與此同時,在他身上,陡然迸出一座虛幻山嶽,彷彿直入雲霄之上。
山嶽之上,盤旋著一頭金龍,昂然咆哮。
他氣勢沖霄,浩如山嶽。
縱是這位逆,也不由身子一滯,被壓制了兩分。
直入雲霄之上,幾乎衝破了五重天的界限。
逆心道:至於那頭盤在山上的金龍,莫非就是他操縱山河大勢的源頭?
清原神色凝重,竟一身氣息,又將頭頂古鏡摘下,鏡面朝前一照。
嗡!
鏡光照射出去,剎那凝成實質,宛如浪潮。
浪潮之中,無數兵器沉鎬中,有凡兵中的神兵利器,也有法器,更有法寶。
這道法門?
逆笑意中滿是不以為然,往前迎去,單手往前一託。
那內中夾著無數兵器的天河,便被他憑空擋住。
適才清原曾用這神寶天河,屠淨眾飛禽走獸,而後又以此來抵擋宋澗約那十方離雀盤施展的陰火。
對於這神寶天河的威能,逆早有估算,自然也是全無懼色。
連宋澗約的陰火尚且不能敵,何況是本座之手?
他是這般想著,然而伸手所託之處,面色微變。
這神寶天河的威能,竟是比他所想的,更勝三分。
清原深吸口氣,眼瞳縮緊,將手中白玉尺往上一拋,在身側化作赤色紅雷,繞身而飛。而他雙手則開始捏作,腳下踏步,形如道家踏鬥步罡之狀,實則正是藉助山河大勢,並施展那神寶天河。
這也是他獲得古鏡至今,不斷磨礪的鬥法本事之一。
與宋澗約爭鬥,不過只是要削弱陰火,從而令自身得以操縱陰火,凝成八火龍道,卻也未必就攔不濁漫天陰火。
清原手中喻一捏,喝道:煉魔鼎!
但見他一聲喝令之下,神寶天河之中浮沉的無數兵器,不論凡兵,或是法器,還是法寶,炯運轉起來,於是以法寶為三足,劍器為鼎身,火類法器燃燒而起,化作一尊神懂狀。
這便是清原在臨近蜀八地界之時,所凝成的煉魔鼎。
逆面色微變,驟然退了數步。
陣法?
陣法構架起來,自然會有形狀。
例如兵器,也有刀槍劍戟等等。
而陣法,形態並不侷限,如廣元古業天尊留下的那些五行大陣等等,按五行分化,能看出大致輪廓。可清原藉此構架出來的陣法,卻是巧成就神懂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