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的萌動,正是不折不扣、如假包換的“桃紅柳綠”景象。時近黃昏,各家各戶的煙囪裡都升起了裊裊炊煙,迷迷濛濛瀰漫於半空,微呈金黃的暮色中,這紅雲、綠紗、白煙交相輝映,再伴以零星傳來的雞鴨鳴叫和聲聲狗吠,令人頓生恍如隔世之感。
李匡仁隨著船家兄弟繞過一排纏滿青藤的竹籬笆,踏進一扇半掩的柴扉,一眼便看到了正在樹叢下餵雞的奶媽,連忙高叫了一聲“沈娘”。
近二十年不見,奶媽蒼老了些許,不過音容未變,看上去身體相當硬朗。看到客人走到跟前,端詳了半天也沒認出是誰,直到李匡仁報出自己的名字和“阿仁”的小名,這才如夢初醒,大喜之下旋即流下了熱淚。
“阿仁啊,怎麼會是你啊?”沈娘拉著李匡仁的手叫道。
“沈娘……”李匡仁一時激動,眼中頓時溼了一片。
沈娘共有二子一女,女兒早已出嫁,老夫妻倆現在和兩個兒子、兩房媳婦一起過活,日子雖然過得清貧,但也豐衣足食、無憂無慮。當晚,沈娘殺了一隻老母雞,又放了一把採自屋後竹林裡的扁尖,煮成一鍋鮮美無比的雞湯,又叫船家兄弟去船上拎來幾條太湖特產的“翹水白魚”和一小簍白殼螺絲,使喚兩房媳婦蒸的蒸、炒的炒,不多時便擺到了客堂中的八仙桌上。
沈孃的大兒子雪男特地去鎮上打來一罈老酒,拉著船家兩兄弟作陪,非要李匡仁喝上幾口不行。齊依萱見了這麼多好菜,驚訝得簡直不敢相信,比方說這隻老母雞,在蘇州城裡恐怕就比鳳凰還要稀罕,饒你是腰纏萬貫的富豪也不是想吃就能吃到。李匡仁吃了幾口雞肉,也搖頭晃腦地說,自己已經記不清有多久沒吃過雞,差不多都忘記是什麼滋味了。齊依萱嚐了幾口白魚,直說味道鮮美的程度“嚇煞人”,船家兄弟得意地說,這白水魚、白米蝦和小銀魚是有名的太湖三白,要是喜歡吃的話,以後三天兩頭送些過來。
“生活在太湖邊就這好處,一年到頭吃不盡的湖鮮,就是窮人也永遠不會餓肚皮。”李匡仁笑著對齊依萱說。“怎麼樣,我們乾脆就做西山人吧?”
“是啊,我看島上遍地是果樹,一年四季瓜果不斷,要是沒有日本人來騷擾,真跟世外桃源差不多了。”齊依萱點點頭道,但又有點不放心。“這裡真沒日本人來?”
“來是來過的,不過次數不多,主要是查一下戶口,”沈娘看齊依萱面有憂色,連忙又說:“不用擔心,雪男有個結拜弟兄在鄉公所當差,明天託他去辦一下戶口,改一下名字,就說是我家的兒子和媳婦好了。”
“能這麼辦?”李匡仁有點不信。
“能,我們這裡都這麼幹,家裡來了避難的親眷,就找人去保甲辦事處偷改戶口簿,”雪男笑著說,“反正東洋人心裡也清楚這套把戲,只是沒心思去管,其他人乘機睜一眼閉一眼,就是下來查戶口也是隨便瞎轉轉就走。呵呵,西山的戶口早就是一本糊塗賬了。”
“回頭我找幾件我年輕時的衣服給你,人前人後就做我家的媳婦,安心住下來吧。”沈娘拉著齊依萱的手說。
飯後,沈娘指揮兒子和媳婦打掃出一間空屋讓齊依萱住,李匡仁則暫時與雪男的兒子擠一張床將就一夜,明日再將堆放織機、農具的後廂房整理出來,然後去叫村裡的木匠打製一張新床。
第二天,齊依萱換上一身沈娘年輕時穿的土布“拼接衫”和絢麗的三角包頭布,腰裡再圍上一條漂亮的“繡襉襡裙”,看上去儼然就是一位亭亭玉立的水鄉小媳婦。李匡仁笑著評價道,真是古韻今風、千嬌百媚哪,你可別小看這身行頭,那可是傳承了千百年的傳統,很可能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原貌呢。
李匡仁也換上了沈孃的小兒子雪根的土布衣服,套上一雙老布鞋,遠看上去倒也與本地村民相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