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點,健全行軍參議制。凡我朝軍隊,自都一級起,均需設立參議,也就是都參議,營參議,軍參議,廂參議的全面落實,其主要職能是協助正負指揮使制定戰鬥計劃,並負責與士卒進行交流溝通,以保證將士的戰鬥面貌。其詳細職能朕事後會起草一份稿件,交由兵部和樞密院討論後實施,這點和第一點都需要在兩年內全部完成。”
“第三點,加強軍隊情報部門的建設。凡是營以上的建制,都需要按照一定的比列配置情報隊伍(含細作),以保證部隊情報的通暢。有條件的隊伍還可以設立特種部隊,其目的是完成某些特別任務或者在關鍵時候起到扭轉局勢的作用。”
“第四就是隻針對你揚州軍的火槍手了。對於火槍手的編制,朕打算略作改動,百人為都,這點不變,五都為營改為三都為營,三營成一團,三團則為軍,三軍成廂,其它配置則同亦。”我儘量按照後世的編制來針對火槍手,至於是何原因我也不清楚,只知道後世的編制一定比古代更有科學性。
“以上三點朕會在本月底前和樞密院,兵部討論出具體實施細則,第四點就只在祥甫你那裡實施。”
“是,陛下。”
“祥甫,朕對於軍隊的改革大致只想到這些,你還有何補充?”
“陛下,我朝軍隊在人數上並不少於蒙古,從戰力上講,在城防戰中能與之匹敵,但在野戰中卻遠遜於對方,這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我朝的馬匹稀少,即便是為數不多的馬軍,也不可能是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蒙古騎軍之敵,第二是我朝軍隊的整體素質弱於對方,包括身體素質,更包括心理素質。陛下所定的訓練方式可以漸漸提高我朝將士的自身素質及合擊之術,戰鬥技能等,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我朝軍隊在心裡上的弱勢勢必要改變,否則在面對蒙古人時,底氣始終會不足,也就談不上取勝了。”
“恩,俗話說,狹路相逢勇者勝,我軍的勇氣的確弱於蒙古,這就造成了在勢均力敵時,我軍往往會先堅持不住,敗下陣來。祥甫,你有何辦法?”
我最初想到在軍中設立政委一職,但總覺得不倫不類,所以改為了行軍參議。軍隊的勇氣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形成的,蒙古軍隊的勇氣是在無數次勝利中漸漸形成的,是始自戰無不勝的成吉思汗時期,是由成千上萬的異族魂靈造就的。
第215章 十六字訣
第215章十六字訣“陛下。臣最近一年來也開始在思考這個問題了。當年孟帥是以防守著稱,所以臣以及朝中不少戰將包括高達將軍,張珏將軍等人在內,一直到底層的普通士卒,在聽到蒙古軍隊來犯時,首先想到的就是依託城池山寨,打防守戰,久而久之,在將士們心裡便已經形成了一種對敵的弱勢。正如陛下所言,狹路相逢勇者勝,而我軍的勇氣在一次次被動防禦中漸漸消失。為改變這種現狀,臣自年初起,專門從軍中抽調了一部分有膽識,身通武藝,且對蒙古人有著深仇大恨的年輕士卒組成了一支特別部隊,人數大約在一千名左右,由統制姜才率領,除了基本的訓練專案外,他們訓練得更多的是攻城拔寨,野戰對抗之類的攻擊型內容,三個月後,臣讓他們北上襲擊蒙古軍隊,在屢敗屢戰後,這支部隊目前即便在野外也敢和數量相當的蒙古騎軍對壘了,且勝率超過了七成,他們如今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蒙古騎軍,不過如此。因此,臣以為我朝將士在全軍大練兵的同時,必須提高各自的心裡素質,也就是勇氣。而以攻代守則是一種可行的訓練方式,這樣便可一點一點地培養起將士們內心的強勢,否則一味的防守只能慢慢耗盡將士心中最後的一點自信。”
“以攻代守?”我伸出手指在桌上敲了敲道,“不錯的想法。”
按照我的計劃,在和蒙古的大決戰中,會以襄陽之戰作為相持階段,隨後我會全力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