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勤奮的結果就是評論區的評論變多了。
「up主的影片怎麼都沒有字幕或者語音啊,只看影片學不會!」
「抬頭看看,這裡不是區。」
「這不是做菜的影片嗎為什麼投日常區,什麼日常,做飯的日常?」
「那這麼說吃飯的日常還應該都投日常區呢,為什麼這麼槓啊。」
「只有我一個人從關注開始就在等舅舅正確分割槽嗎?」
「問題來了,踩點向影片應該投哪個區?」
什麼正確什麼分割槽,他不懂,他不知道。
吳澤對剪做飯影片是自己的愛好這事異常堅持。
既然是愛好,那不就是日常,這個網站的分割槽裡日常區最包容,沒什麼不好的。
而且日常不就是……
吳澤把標題改成「日常就是給喜歡的人做飯」,發布好投稿,關閉了網頁。
再不關他可能會嫌棄自己這種悶/騷行為直接把影片刪了。
李育謙最近覺得自己有點可悲。
在過去佛系單身的日子裡他從來不知道自己原來是個這樣的人。
沒事就想和喜歡的人聊天,有事也想告訴喜歡的人,有事沒事都想刷下存在感;喜歡的人理他了他開心,喜歡的人告訴他在忙他也開心,得到什麼回應他都開心。
當然以上不是可悲的點,可悲的是他想給喜歡的人花錢卻花不出去。
想包買菜錢,想包家用,沒申請成功。
想帶喜歡的人去吃好吃的,沒有時間。
想約喜歡的人看電影,錢都花了結果退票了。
很苦惱。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