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把純粹的個人問題變成膚色問題和種族問題的指控。
這件事的另一個好處是,菲奇終於看見了蘭比爾身上的閃光點。
必須承認,賤人總有賤用啊。
約翰·朗專注於底角的三分投籃。
路易不太肯定,只是有個大概的感覺。
朗可能是全聯盟最精準的底角射手。
在他這一點上,路易一直都很過意不去。
他的特點雖然是投籃,卻不是最普通的定點接球投手,而是面具俠漢密爾頓那樣的跑位接球投手,左右兩翼的中距離頗具威脅,逼到一定時候還能運球突破。
但在菲奇的體系下,沒有他跑位的空間,他只能將他的跑位技能放到一邊,長時間待在中遠距離等隊友送來子彈。
他打得很擰巴,也未曾發揮出自己的全力,在波士頓過得也不開心。
他是全隊為戰術犧牲最多的球員。
同時,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球員。
所有的內線,包括以伯德主導的傳切體系,都應該感謝他時時刻刻在中遠端拉扯對手的防線。
沒有他,凱爾特人的進攻體系不會那麼順暢。
只要菲奇繼續堅持他的高位擋拆進攻體系,路易就無法改變朗的處境。雖然菲奇允許他打造進攻戰術,但那是建立在進攻體系圍繞在他原有的戰術體系的基礎上。
菲奇是大戰略的設計者,路易只是具體戰術的實施者。
這是一個點將之帥和點兵之將的區別。
因為這一點,他不能在逆反菲奇戰術體系的情況下,給朗設計適合他的跑位接球投籃戰術,因為他不具備在外線大量跑動後接球投籃的穩定性,他的投籃點是中程跳投,主要在罰球線的左右側,而那些位置,剛好是傳切戰術的核心地帶,空間被堵死了,沒有跑位的餘地。
朗個人的犧牲換來了如今的局面。
路易雖然對他有些過意不去,但對於全隊,他是問心無愧的。
約翰·朗的例子讓他明白,沒有十全十美的進攻體系,也不存在讓所有人都開心的進攻體系。
所有完美的體系都有犧牲者。
如果想要取得成功,那那個負責犧牲的人,必須要有一顆為團隊考慮的心。
否則,這樣的人只會變成定時炸彈。
球館的中心地帶,伯德、卡爾、裡克·羅比、亨德森、蘭迪·史密斯和克里斯·福特正在打半場3v3。
伯德、亨德森和史密斯一隊。
路易願將這一隊稱為“沉默之隊”。
在伯德逐漸對比賽失去熱情,覺得“我必須嗶嗶點什麼來給自己一點遊戲的樂趣”之前,他是個嚴肅的球員,即便開口也是和隊友溝通,而不是跟對手說什麼“我要先這樣再那樣最後愉快地射你一臉翔”。
這場對決,伯德打內線,和他對抗的,是與他同級的三號秀。
每當看見穿著凱爾特人球衣的羅比,路易就感覺步行者是一支腦癱的球隊。
即使他們不是腦癱,管理層也肯定是腦癱。
他們因為不願意等伯德一年而選擇了羅比。
如果是為了爭取短期內戰力的增強,當然可以理解,畢竟誰也不知道伯德這麼出色。但他們選了羅比之後只給這個三號秀幾個月的時間證明自己。
發現羅比可能成不了才,就把他送給了凱爾特人。
這場對決,伯德打內線和羅比對位,絲毫不落下風。
他的表現正對應了路易的想法。
在nba,伯德具備防守端打四號位的能力。
或者應該說,攻三防四,才是最適合伯德的定位。
這也是為什麼,他能和麥克海爾這麼一位吞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