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士在元嬰這個境界,彼此之間的差距驚人,不同的底蘊於厚積薄發中,曾經的小差別將被放大無數。
因涉及到元嬰的數量和命劫的次數,以及不同的族群與個人經歷,所以強弱與否很多時候不能如天宮那樣一眼可見。
除非彼此相差極大,氣息就可感知。
否則的話,都要仔細衡量才可。
但從根本來說,萬族有一個最基本的認知。
首次命劫,是賦予假嬰為真之意,使其真正成為道嬰,具備元嬰戰力。
而第二次命劫,則是將元嬰之力在加持下翻倍,一嬰二力,三劫則是三力!
如許青之前遇到那個天面族修士,他是其族群的天驕,雖沒有命燈,可也具備七個道嬰,且經歷了兩次命劫。
所以他的基礎戰力,在命劫加持下,可以看成是十四嬰戰力。
這也是他為何察覺許青十三道嬰後,依舊出手的原因。
而他的過去,透過這一點也能清晰看出,他在金丹時擁有七座天宮,築基時具備四火。
法竅,必定是一百二十。
沒有做到極致的一百二十一。
畢竟許青一路走來,真正做到一百二十一法竅者,除了聖昀子與孔祥龍外,他再沒有遇到過。
或許還有,可沒有展現出來,許青也無法判斷。
可這些只是基礎而已,天宮時還可作為一個重要的衡量方法,但元嬰修士之間的廝殺,變化極大。
相近之修,衡量彼此強弱的標準除了境界之外,還有寶物與功法的因素,更包含了各個族群不同的天賦以及實戰的應變能力。
每一項都很關鍵,都能決定勝負。
所以元嬰之力不能作為全部依據,只能作為一個彼此的簡單參考。
很多時候,需要戰一下,才可知曉強弱。
許青這裡也是如此。
他十三道嬰皆經歷一次命劫,所以他此刻具備的基礎,從理論上來說是十三嬰戰力。
可他的道嬰太過特殊,無論是皇級功法還是神靈相關,又或者天道加持以及光陰瓶那樣的至寶,還有朝霞光以及日晷命燈。
這一切因素,厚積薄發下,於元嬰這個境界中就使得許青的戰力,超出了正常的範疇,等於是讓他此刻道嬰的強悍程度,堪比經歷兩次命劫之修。
也就是說,許青如今具備的最基本戰力是二十四嬰!
之所以不是二十六,是因他還有兩盞命燈沒有被煉化,一旦那餘下的兩盞化做日晷,他將具備二十六嬰戰力。
不過許青依舊謹慎,因為他可以做到讓道嬰特殊,不代表別人不可以,且寶物與功法,同樣是這個道理。
這也是元嬰這個境界彼此之間的難纏之處。
此刻這些念頭在許青腦海閃過後,他身體於岩漿內沖天而起,十三道嬰全面爆發,形成堪比二十四嬰的恐怖戰力,直奔蒼穹。
速度之快,剎那就出現在了一個一劫鏡影元嬰修士面前。
那鏡影族修士,神色一變,即便是他此刻一半精力都用在加持陣法上,但豐富的戰鬥經驗與應變能力,還是讓他剎那間就抽回大半心神,體內六個元嬰爆發。
更是張口吐出一把飛劍,眉心鏡片閃耀,映照來臨的許青身影,面部隨著模湖,居然變的與許青相似。
這是其族群天賦之一,以此來加持自身,使戰力一下子飛躍到了八嬰程度。
這種天賦配合其反應,已經很是不俗,若換了其他一劫之修來偷襲,恐怕也很難完成擊殺。
可絕對的實力若是差距太大,那麼很多不可控的變數,也將會不得不變的可控起來。
所以下一瞬,在許青呼嘯而過的一刻,寒光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