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禳妒

練的不太一樣,但也足夠了。

而第一句出口之後,喬淺竟覺得如釋重負。

她都忘了,自己有多喜歡唱戲。

她知道,有這個破天道在,就算她唱的再好也沒什麼用。

原來的世界是這樣,現在的世界也是這樣,畢竟到了影后地位的人在這個世界還能被隨意塞上別人的床。

於是,她為了發洩而唱。

更是為了這首小調本身而唱。

這首小調是一個俗家曲,也就是所謂的民間小曲。

它的名字相當不順耳,名叫《禳妒咒》。

曲如其名,講的是民間第一悍婦江城的故事。

她是大家出身,下嫁給了窮秀才高公子。在那個時代,妻子容忍男人三妻四妾、流連風月場所都是正常的,而江城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不止打罵高公子,還欺辱公婆,攪得整個家天翻地覆。

於是,大家便稱她善妒,編了《禳妒咒》來諷刺她。

可喬淺卻最愛江城這個角色。

一部分原因是這喬淺學的第一首曲子,是為了一場民俗宴會表演的,教她的人正是軟薰——這算是她的入門曲。

另一部分原因是她一直覺得不公平,為什麼男人就能在三妻四妾的同時要求妻子守身如玉,甚至還不能“嫉妒”?

所以,當時的她其實和江城這個角色就很有共鳴。

她只覺得江城罵人罵的還太含蓄了。

只可惜《禳妒咒》雖然諷刺的是江城,但主角確實高公子和小妾以及公婆,江城只是配角,所以她演的再好也沒用。甚至,演的越好,現場觀眾罵的越兇。

但今天不太一樣,整個現場只有她一個人。

所有目光只能集中在她身上。

所以她唱的更賣力。

小調不像是崑曲之類的戲曲,本就是民間傳唱的,不用太講究細節的雕琢,更重要的是調動情緒。

狄樂嚇了一跳。

喬淺忽然像是換了一個人一樣。

“我說你滿家心兒就不平,挑唆兒家夫婦去相爭……老頭子你在房裡咕咕噥噥,怎麼著江城!”

“奴家就敢應承,奴家就敢招承,把頭揪吊,趕去脫生!老婆子你在屋門裡咯咯嚷嚷,破上我江城!”

“滿家老少俱是瞎子丁,看不見終日氣的我肚子疼……閤家兒都在一堆兒喊喊插插,看看我江城!”

江城、江城!

幾段質問,聲聲擲地,江城上懟公婆、下懟夫君,連路邊的男人和公狗也要罵兩句。

現場沒有配樂,也沒有太專業的音響裝置,也沒有燈光和led的配合,甚至喬淺舞劍的動作也不太大,只是靠自己的聲音和眼神來表演,但卻牢牢吸引了現場所有人的目光。

千紅燭甚至都忘了呼吸了。

她雖然遠嫁國外,但卻喜歡歷史,也喜歡古代詞曲,即使是第一次聽到這首小調,也能聽懂歌詞。

而狄樂雖然是樂評人,但聽不太懂歌詞,也不瞭解小調,只是本能地覺得帶勁。

竟全然沒聽出來喬淺一直在罵人——甚至有幾句是直接罵他。當狗罵的。

唱罷,喬淺舒服多了,並沒有多看狄樂的眼神,只是照例鞠了躬謝幕。

乾乾淨淨地說了一句:“我唱完了。”

狄樂和千紅燭陷入沉默之中,只是一齊盯著她。

喬淺唱的時候,就已經完全不在意狄樂這位評委喜不喜歡了。

在她的時代,人人都喜歡看別人罵悍婦,但沒人喜歡看悍婦罵人。她覺得,這個世界的男人,應該更不會喜歡。

不喜歡也無所謂,她舒服了,就行了。

就是現在的場景有點詭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