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所有未成年勳貴都是我的孩兒,今日躍兒出關,本宮親手縫製衣衫一件,願塞外寒霜雖苦,此衣衫可溫暖我兒……”
皇后終於還是出手了,借用一國皇后有管理少年貴族的權利打了個擦邊球,堂而皇之的喊出了“我兒”這個字眼。
皇后是有資格稱呼任何貴族未成年孩子為我兒的,此事沒人提出異議,只是都震驚莫名。
原來涇陽侯不但聖眷隆厚,深宮之中也有人罩著啊。皇后親手縫製的衣裳,似乎除了小兕子李明達公主還沒人能享受的到。
韓躍一時感動莫名!
皇帝口諭和皇后懿旨都到了,今日送別估計也到了尾聲。他又等了一會,發現再沒有新的人出現,終於衝著眾人一揮手,微笑道:“諸位,今次一別,他日再會了。”
他伸手從女武士那裡接過包裹,感受著上面仍然留著的暗香,忽然想起一首古詩來,忍不住大聲念道:“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此詩一出,滿場寂靜,韓躍猛然一揮手,大叫道:“臣涇陽侯,謝陛下天恩,謝皇后慈愛,今日在此發誓,定要在塞外為大唐守好門戶,突厥人雖猛,我三年必滅之……”
豪言即出,別無他話,韓躍再次衝相送眾人施了一禮,隨即翻身躍上毛驢,喝道:“百姓們,出關!”
少年神秀,意氣風發,遷徙大軍緩緩啟動,遠遠繞開長安西門,一路向北行去。
誰也不知道,在長安西門口停著的一輛普通馬車中,皇帝和皇后就在其中坐著。
長孫趴在車窗處遙遙相送,望著那個十五歲少年漸去漸遠的身影,兩行清淚不知不覺便流淌下來。
“孩子,一路好走,你不要怪陛下和母后,只要將來事態允許,終有一天娘會認下你的!”
李世民低嘆一聲,輕輕把長孫摟在懷裡,他的臉色同樣也不好看。
那個少年走了!
你離去時,誰在哭泣……
第141章 這一路走的真是艱辛!
王昌齡曾經有一首詩,裡面有四句話這樣寫道: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寂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這首詩韓躍一度很喜歡,現在卻想為它加上兩句,那就是:塞外風霜寒此路,勸君別做雁門行……
這一次出關他享受了無數榮耀,原本以為此去不過是建立互市與突厥人幹一波就行,哪知還沒到地頭,光是趕路就把人累夠嗆。
從長安到雁門關就一千六百里,再加上出關之後四百里,總共加起來兩千里路。這個路程如果放在後世坐飛機當天就能到,在唐朝快馬加鞭的話也不用一個月。但要是徒步行走的話,至少要走三個月。
怪不得古人常說父母在不遠游,今天韓躍終於見識了。原來一次出門,有可能就是一兩年不見。若是路上再出個什麼事,很可能離別就變成了死別。
韓躍他們走的更苦,這可是十萬人啊,很多百姓都是拖家帶口,古代道路又不好,每天也就走三十里地。
這個大遷徙很有些遊牧民族一路走一路生活的味道,韓躍等人每天早上出發,中午埋鍋造飯,下午再走一段,然後就趕緊得找地方紮營。
不紮營不行,百姓們不是軍隊,受不了連續長途趕路之苦。尤其遷徙大軍之中還有孩子,很多都水土不服病倒了。
韓躍每天忙得焦頭爛額!
他出關之時曾發下宏願,這一路不讓任何百姓餓死,想不到糧食帶足了,卻忽略了疾病這個困擾。
這個時代出門遠行一旦生病,很可能就會客死他鄉。
為了照顧小孩子的身體,只能再次減緩趕路的速度,離開長安時每天三十里,現在每天只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