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井然有序,百姓安居樂業。
更讓群臣關心的是建州完全可以做到自給自足。
甚至在其他州縣還處在負增長的狀態下,建州更像是明光帝的一枚救心丸,不僅解決了外患,而且還不需要朝廷救濟。
除了交上的兩倍稅收外,蔣旭清還給明光帝解決了邊軍營將士軍餉發放的問題。
他不是明目張膽的給,而是鼓動建州的老百姓以及商戶給軍隊獻愛心。
小到一米一粟、毛衣、棉被;大到養活軍人一家幾口的銀子。靠著全民獻愛心的形式供給了邊軍營的戰士。
有了錢糧的支撐,戰士們的擔憂也放下了,也更加堅定了保家衛國的心。
困擾明光帝多年的難題被一個二十六歲的知州解決了,真是社稷之幸,民族之福。
明光帝當即下了聖旨,表彰蔣旭清,升他為姑蘇知府。
這下滿朝文武都坐不住了,紛紛反對。
反對理由如下,蔣旭清太年輕,二十六歲的知府實在是罕見。明光帝登基後更是少得可憐。
更何況蔣旭清去了建州兩年,已經從一個知縣升為知州,不能再升了。
明光帝就說出了蔣旭清舉報南平郡王通敵叛國,給朝廷減少巨大損失的事情試圖用這個理由來說服群臣。
可群臣依然反對,聲稱就算他對國家有功也不能升官,請明光帝三思。
明光帝在一片巨大的反對聲中宣佈容後再議。
回宮以後,明光帝左思右想除了群臣嫉妒蔣旭清升職太快,想不到任何理由。
付瑤給明光帝提供了新思路,說言語利誘姑蘇知府主動退位讓賢,這樣群臣反對聲音也不會那麼大。
明光帝特意讓人宣了姑蘇知府秘密進京,給他洗腦讓他心甘情願讓位。
誰知這貨死豬不怕開水燙,明光帝軟磨硬泡也沒說動。
本來以為讓蔣旭清整治江南腐敗已經是幾年後的事情了。
沒想到付瑤跟姑蘇知府溝通後,姑蘇知府立馬回去動用了關係,拉幫結派。
在早朝時聲淚俱下,說明了請辭理由。隨後拋磚引玉希望蔣旭清這位年輕人能夠勝任姑蘇知府,替朝廷整治江南腐敗風氣。
在姑蘇知府的推動下,朝堂有幾位德高望重的人紛紛同意,力薦蔣旭清出任姑蘇知府。
明光帝就順水推舟定了蔣旭清任姑蘇知府,一個月後前往。
一個月的時間不僅蔣旭清要處理手頭的事情,做好跟朝廷派來的新知州的交接還有就是皇帝得給耽擱了大半年的案子——叛國案做個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