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他脫帽致敬。
雨果在這個島上創作了他的許多重要作品,詩集有《靜觀集》、《歷代傳說》、《街頭與森林之歌》,小說有《悲慘世界》、《海上勞工》、《笑面人》,還有文藝理論專著《莎士比亞論》。自然,雨果也從來沒有停止過他的政治鬥爭。一八五九年八月,路易·拿破崙下令大赦包括雨果在內的流亡者,雨果立即發表宣告,表示決不和帝國妥協,只有法國重新獲得自由之日,他才願意回國。
格恩西島是英國的海峽群島中的一個大島,它比澤西島荒涼,但是島民的熱情好客,使雨果很快就愛上了這塊土地。他常去海岸散步,和漁民們交談,學到許多關於海洋、航行和捕魚的知識。一八五六年,他用《靜觀集》出版獲得的稿酬買下了他原來租的房子:上城別墅,並且按照他的設計加以改建。他很喜歡這幢在山崖頂上的房子。他這樣敘述過:“從視窗望出去,英吉利海峽的大小島嶼盡收眼底……”他想在島上長期住下去,甚至像他在《海上勞工》的獻詞裡所說的,格恩西島是他目前的避難所,很可能將是他的葬身地。
一八六五年五月,雨果給一個出版商的信中寫道:“我的時間不多了,可還有好幾部工程浩大的書要完成。”
每天清早五點半鐘,雨果就開始工作了。面對大海,他在寫一部關於格恩西島和島上的人物的小說,這便是《海上勞工》。
一八六六年三月,《海上勞工》單行本出版,得到了巨大的成功,一銷而空。為了滿足讀者的需要,《太陽報》又連載發表,使它的發行數從二萬八千份增加到八萬份。小說中吉里雅特勇鬥章魚一段,大大提高了巴黎人對章魚的興趣。一些專家學者為此對記者發表談話,說章魚並不傷人。飯店裡添增了大受顧客歡迎的章魚做的名菜。帽店老闆新制的章魚形帽,成了時髦的巴黎婦女搶購的商品。雨果夫人在一封信中說:“全城的人都在談論章魚。”
格恩西島上的水手也讀了這部小說,他們向作者寫信表達他們的敬意。雨果回信表示感謝,說:“我和暴君鬥爭,正如你們同颶風搏鬥一樣。”
《海上勞工》的故事情節並不曲折,出場的主要人物很少,正面和反面的加在一起只有那麼幾個,但是雨果塑造了一個敢於和大自然鬥爭的勇士吉里雅特,生動地敘述了他孤身一人救出“杜蘭德號”的機器的驚心動魄的過程。這可是一個新穎的題材,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因此深深吸引了廣大的讀者。
吉里雅特為了贏得黛呂舍特的愛情,來到茫茫大海中的礁石上,遇到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狂風暴雨,驚濤駭浪,缺少食物,缺少淡水,缺少工具,最後又遇到章魚。這部小說的第二部詳盡地描繪了吉里雅特跟大自然搏鬥的經過。吉里雅特,一個普通的年輕漁人,卻表現出驚人的勇氣和毅力,非凡的聰明和才智,終於創造出了奇蹟,救出了“杜蘭德號”的機器,帶回聖桑普森。
他的成功轟動了島上的居民。他滿懷希望地期待黛呂舍特實現她的諾言。他突然發現黛呂舍特根本不愛他,而是愛著埃比尼澤牧師,他絕望了。但是雨果沒有把吉里雅特寫成為一個一般的失戀者。吉里雅特幫助黛呂舍特和埃比尼澤結成夫婦,自己讓海水淹沒了。這樣,這個漁民的形象就愈發顯得高大。吉里雅特成了作者筆下的一位理想化的人物。
對於吉里雅特的悲劇性的結局是如何產生的,雨果這樣說過:“我旨在歌頌勞動、意志、忠誠以及一切使人變得偉大的東西;我想表明,最無情的深淵是愛情,即使能在海難中倖免的人也逃不過女人的引誘……”①這段話也恰恰具體地解釋了這部作品的序裡所說的那番道理:《海上勞工》表明的是事物的宿命,而內在的、至高無上的宿命,是人的心。
① 譯文轉引自莫洛阿的《雨果傳》譯本(湖南人民出版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