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麼一個不大的宅院欺負吳家。當時吳延祿以現大洋不好攜帶為理由,要求蕭道成少付現款,差額部分以蕭家一幅家藏古畫抵充。那畫是從宮廷裡流落出來的,是元代著名畫家柯九思的“歸莊山水圖”;據說上面還有明朝某個皇帝親筆寫的題跋。
柯九思的畫在那個年代已經很有名氣,可與現在的行情還是沒法比。假如說那個時候它能頂半個吳家大院,那麼它如今的行情已經是“價值連城”。
接下來的情況是,蕭家先付了古畫,因為現大洋一時湊不齊,吳延祿就在大院裡坐等,說好付清全款,他馬上交出院子。
可是不知什麼原因,吳延祿不等蕭家把餘款付清,就倉惶逃離了夏邊,他甚至都沒有來得及帶走密藏的古畫。
後來,傳聞鬧鬼的吳家大院就成了蕭家的藏寶之處。抗戰勝利後,當時的政府查封“偽產”,從院內起獲了很多的金銀珠寶,但就是沒有找到那幅古畫。不光柯九思的那幅畫沒找到,蕭家珍藏的其他字畫也沒有找到。吳甘來一直認為,那些字畫很有可能還深藏在大院的某處。因此,他極力攛掇吳道宏要回這個院子,目的就是來此尋找財寶。
吳道宏跟夏邊縣政府談了以後,政府答應將院子交還給吳家。吳甘來得到訊息,在第一時間趕到了夏邊。甚至在韓世良交鑰匙之前,他就多次勘查過這個院子,也對文化館裡的一些人進行了訪問。
文化館的老人不太多。除了韓世良,就是“民藝室”的王主任資格老了。
王主任叫王武佑,今年五十八歲。因為還有兩年就要退休了,所以說話辦事沒什麼顧忌。他家住城裡,毗鄰縣文化局,到遠郊的吳家大院來上班很不方便,因此他願意搬走,對於幫助他實現“願望”的吳甘來態度也最好。吳甘來到夏邊不久,還在縣府招待所住著的時候,就專門請王武佑吃飯,虛心向他請教吳家大院的歷史沿革和相關的市井傳聞。
王武佑嗜酒,兩杯白酒下肚,他就滔滔不絕地開啟了話匣子。
王武佑講了整整一個晚上,吳甘來聽的是喜憂參半。
喜的是,由於吳家(蕭家)大院歷來不乏稀奇古怪的傳聞,且絕大多數都是附會演繹的無稽之談,時間一長,人們見怪不怪,反而不怎麼關注它,甚至不少人都把這裡遺忘了。就說當初吳道宏跟市裡要院子的事吧,市裡領導就根本不知道有這麼一個所在。賈市長問了好幾個人,才鬧明白院子就在夏邊縣的城關鎮。他拿起電話找夏邊的甄縣長,甄縣長說我知道,就是城關道北衚衕的那個破院子,現在文化館佔著呢。賈市長說那是南洋僑商吳老先生的祖居,抗戰的時候讓當漢奸的蕭家給搶去了,你安排一下,儘快倒出來還給吳家,有什麼困難嗎?甄縣長說沒困難,吳老先生是有名的愛國僑胞,應該關照。就是有困難,我們縣裡自己克服。他光要院子嗎?後面還有一個汽修廠,他要的話一塊給他。只求他幫助安排一下廠裡的幾十個工人就可以了。
從王武佑說的這些吳甘來斷定,關於吳家大院藏寶的事情,這裡人並不知情,或者是完全當成玩笑來聽的。否則人們不會不關心這個“破院子”,也不會不拿它當回事,那個大方的縣長甚至都可以“附贈”一個汽修廠給吳家。
憂的是,那些寶貝很可能已經從這個院子裡消失了。就是還在,要找出來的話,難度也相當大。
據王武佑講,五八年大鍊鋼鐵的時候,城關鎮到處蒐集“廢鐵”,連鐵鍋都快砸光了。這時有個“二百五”隨口說,早年的漢奸蕭子敬在院子裡埋了好多槍,可能還有山炮,弄出來鍊鐵最合適了。那個瘋狂年代的瘋狂人們就在蕭家(吳家)大院挖地三尺找槍炮,挖了幾天,結果是一無所獲。要不是有人看出因為挖地太深,已經給正屋的山牆造成了一條很長的裂縫,警告說再挖房子要倒,那些人還不會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