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在這時,外面卻傳來了袁紹突然撤兵的訊息。公孫瓚雖然安逸於享樂,而一旦有翻本的機會,他還是不肯輕易認輸的。所以在聽到這個訊息後,公孫瓚立即從美人窩裡爬了出來,召集眾文武,決意反擊袁紹!長史關靖卻不同意公孫瓚的主張,認為袁紹此時突然撤兵實在可疑,不可輕易追擊。公孫瓚被袁紹一圍就是數載,他也是被圍得受夠了鳥氣,如今機會來了豈肯放過,他也不聽關靖的勸說,帶著人馬,開城來追袁紹。
起先,公孫瓚心裡也是帶著懷疑的,所以追擊時不甚賣力,而一旦試探了幾次後,在確定袁紹人馬是真的要撤退時,公孫瓚便即放出大部人馬來追。豈知,他的得意之時,也正是他的大敗來臨之時。公孫瓚人馬剛過葛城,就立即遭到了袁紹人馬的伏擊,一戰死亡慘重。公孫瓚知道中了埋伏,還想要回易京,早為自己那些不滿的部下佔了城池,反了他,插了袁紹的旗子。公孫瓚一戰敗後,一連丟了數十座城池,一路退到右北平,這才稍微站住腳跟。但他此刻的勢力是大減,而又無險可守,在此兩難之時,不得不派出弟弟公孫越浮海來向劉備求救,希望劉備發兵相助。
劉備聽公孫瓚說完,看他身子疲累,也就讓他先下去休息了,然後讓人去請陳宮等過來商議此事。
*
第三百九六:爭幽州公孫失地
第三百九六:爭幽州公孫失,到網址
第三百九七:劉備軍臨方與城
第三百九七:劉備軍臨方與城
“公孫瓚勢迫來求救於我,我等不可不救!”議事廳上,諸葛瑾拱手說道:“一來,我等既與公孫瓚結盟,就不可在危難時撇棄盟友于不顧,是失信於天下;二來,袁紹之所以不敢大舉南來,正是因為公孫瓚在他身後,這才有所顧忌。(贏q幣,)若公孫瓚此時為袁紹打敗,等他統一了北方,則下一步就可騰出手來對付我等。若袁紹南來,則我北面必將受其威脅,是對我等與曹操決戰就有深厚影響了,故明公不得不察!”
“嗯!諸葛先生說的有理。”劉備點了點頭,捋須道:“這公孫瓚,想來大家也應該聽說一點,他既是我的老鄉,又是我的從小玩伴,我曾經還在他的舉薦下擔任了平原令,直到做到了後來的平原相。他對我,可謂是有知遇之恩,要不是他,我何能一展胸中之抱負?
我劉備非是忘恩之人,就算沒有我與袁紹之間的恩怨,今日之事,就是站在兄弟的立場,於情於理,他的這次忙,我是一定要幫的!再說,我可聽說了一點小道訊息,說是袁紹在將公孫瓚攆出易京之後,就將北方的兵往南調了。嘿嘿,我看他這是想著公孫瓚已經不成氣候了,他就想急著與我等一戰呢!所以,諸位在這件事上,我們還真沒得商量,必須幫我這位老兄不可了!一來,是為他,二來,也是為我們自己呀!因此,我想聽聽諸位的意見,我們接下來該怎麼辦,從哪裡出兵,又如何出兵?”
眾文武都是交頭接耳,感到了事態的嚴重。劉備將眼睛掃視了一圈,然後落到了陳宮臉色:“公臺,說說你的想法。”“諾!”陳宮站了起來,拱手道:“某以為,要是某等從青州直接出兵,雖然能和公孫瓚南北遙相呼應,只怕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袁紹也不會吃這一套。更何況,大軍遠出,勢必增加我徐州負擔,於我徐州不利。再說,公孫瓚那邊具體情況我們還是不瞭解,冒然發兵只怕為敵之所趁。某的意思是這樣的,不如我這邊先派一人跟隨公孫範回幽州,瞭解了情況後,再做下一步決定不遲。”
“不行!”劉備立即道:“戰場之道瞬息萬變,要是等我們派人瞭解了情況,這一來一去,只怕公孫瓚已經敗在袁紹手上了。”左右聽劉備一分析,也無不是點頭贊同。陳宮聽劉備一說,趕緊將身一躬,笑道:“明公勿急,我說的這人,只要有臨機決斷的膽識和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