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朱載圫搖了搖頭道:“不一樣的,我們大明下西洋是以德服人,船隊一路走,一路傳播了大明王朝對外睦鄰友好、和平相處的外交國策,返程時竟有數百名使臣搭乘寶船,來覲見朕的先祖。
而你們佛郎機人卻是手捧《聖經》來到他國,宣揚救世主,然後時間不長,便暴露了強盜本性,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我們大明帶給各國的是和平與希望,而你們帶去的卻是疾病與戰亂,所以朕認為大明比現如今任何國家都適合當這個世界的仲裁者。”
對於朱載圫的自大,歐維治也不禁有些目瞪口呆。
當西方的那些國王們滿腦子想的都是金錢、土地時,眼前的這位少年帝王所想的卻是萬世之基,相比之下,高下立判。
鄭林繼續說道:“歐維治先生,下個月十五,我大明海軍的第一艘寶船就要在山東膠州下海了,若先生有時間,不妨隨咱家去看看。”
“真的麼?我一個異國人也可以去看麼?”歐維治不敢置信的問道。
鄭林從懷裡拿出一張戶籍遞給歐維治笑道:“只要先生願意在這上面填上自己的名字,那先生從今日起便是我明人了。”
歐維治有些猶豫,現在的西方已經有了國家的概念了,作為一名學者,他真的不想輕易的拋棄自己的國家。
歐維治小心翼翼的說道:“皇帝陛下,我們可以加入大明,但還請陛下放過馬刺達他們,允許我們在大明境內傳教。”
朱載圫不禁笑道:“你們可以在官府的監督下進行傳教,但馬刺達他們,朕是不會饒恕他們的。”
“為什麼?”
“先生,你知道馬刺達他們做了什麼事麼?他們在吃人啊,吃朕的子民,這樣的畜牲,能活著已經是朕仁慈了。”朱載圫冷冷的說道。
見狀,歐維治也不好再說什麼了,恭敬的行了一禮後,便退下了,臨走前,他還是在那張戶籍上籤上了自己的名字。
等到所有人都離開後,朱載圫笑著問道:“鄭林,你看此人如何?”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鄭林毫不客氣的回道。
朱載圫滿意的點了點頭道:“甚好,自然知道此人不可靠,那就幫朕盯緊他,還要把他肚子裡的那些學問全部榨乾,到那時他也就變成一個可有可無的人了。”
“諾,皇上。”
朱載圫來到窗前,指著在廣場上四處奔跑的孩子們笑道:“記住了,這些孩子才是真正屬於我們大明的,只有他們能夠平安的成長起來,我們大明才會立於不敗之地。”
“皇上英明。”鄭和拱手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