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對於自己親手提拔起來的這七人,朱載圫還是很有信心的。
只是今日嚴嵩的表現有些令人失望。
有了夏言的拋磚引玉,眾人也開始七嘴八舌的討論了起來。
透過眾人的群策群力,確實也想出了許多好辦法,朱載圫命楊慎一一記錄下來。
申時左右,天色已經矇矇亮了,朱載圫打了個哈欠說道:“今日就到此為止吧,諸位再辛苦一些,幫朕擬成聖旨,朕要在今日的朝會上宣佈。”
“臣等遵旨。”
而此時沉默了一晚上的嚴嵩突然站出來說道:“皇上,臣有一計,可讓皇上立於不敗之地。”
朱載圫眼前一亮催促道:“速速道來。”
“本朝太祖定製,百官俸給皆支本色米石,如知縣月支米七石,歲支米八十四石,足勾養廉用度。
以知縣為例,俸祿為每月七石,或一年四十五兩白銀,再加上筆墨費、柴薪銀、皂隸銀等各種福利,在立國之初,足夠一位知縣養家餬口了。
但自從太宗皇帝實施“折俸制”以來,官員俸祿嚴重縮水,貪官汙吏也變的越來越多,此其一也。
其二,太祖皇帝將官員俸祿定為祖訓,所以時至今日,我朝還在沿用太祖時期的標準,皇上,臣斗膽請問,那時候的四十五兩白銀與現在等價相同麼?”嚴嵩終於硬氣了一回。
朱載圫尷尬的回道:“不一樣。”
“最後一點便是太祖皇帝只考慮了官員一家的生活,但殊不知官員還有許多幕僚、奴僕要養呢?還是以知縣為例,錢糧師爺與刑名師爺要不要請?轎伕要不要請?這些錢可都是知縣自己付的,長此以往,就是清官也會被逼成貪官。”嚴嵩嘆了口氣說道。
嚴嵩所言不無道理,大明官員的俸祿確實有點低,尤其是朱棣那個沒下限的,還搞出了一個“折俸制”,所謂的“折俸制”就是以寶鈔抵米糧,眾所周知,大明的寶鈔就是一張廢紙。
朱載煜乾咳一聲問道:“你的意思是讓朕漲薪?”
“正是,皇上,咱們要想反貪就要光明正大的進行,官員的俸祿若不解決,即使反貪也是透著虧心啊。”嚴嵩義正言辭的回道。
“哎,嚴卿的這番話,讓朕受益良多啊,孟衝。”
“奴才在。”一直在旁邊打盹的孟衝立刻驚醒。
“告訴內閣,今日罷朝,改到明日。”
“奴才遵旨。”
朱載圫笑道:“諸位,今日就辛苦一些,先不要回家了,你們評估一下,官員的俸祿該漲多少合適?明日早朝,與反貪條陳一起宣讀。”
“諾,皇上。”眾人拱手拜道。
楊慎低聲問道:“皇上,此事要不要通知內閣的諸位大人啊?”
朱載圫擺了擺手道:“不必了,此事就當成朕對你們的一個考驗吧,明早你們也要做好準備,若有大臣不服上奏,朕是不管的,就看你們自己的了。”
“請皇上放心,臣等定不會讓您失望的。”眾人異口同聲的回道。
其實眾人心裡都清楚,他們是新皇登基後的心腹之臣,皇上現在把他們推到前臺去,就是為了與那些老臣、舊臣打擂臺。
這便是身處官場的無奈之處,不分敵友,不分好壞,只重利益。
朱載圫離開後,楊慎長嘆一聲道:“現在無論我們內部有什麼隔閡,都要先放下,我們的對手是外朝中人,其中利害關係,希望大家都想清楚。”
夏言冷笑一聲道:“早該如此了,那些老傢伙們不走,我們又如何上位?”
桂萼拍了拍手讚道:“哈哈,夏兄好氣魄,既然如此,那就開始吧,我們儘量不要讓人家挑出毛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