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7章 移民戍邊

歷史已經多次證明:因貧窮而作亂的,多由流民發動。

他們沒有“身家性命”,而生活又不安定,生的快樂既未嘗過,死的苦痛也就不恐怖了。

所以他們敢於冒險,他們個人雖然沒有勢力,而成群結隊之後,就可以橫行天下,成為人人懼怕的流寇。

流民在中國歷史上曾扮演過重要的角色。

因為他們常常變為流寇,變成流寇後,他們會先向最沒有抵抗力的農民進行劫掠,農村破壞之後,他們就會把目光盯向城鎮。

這樣一來就成了一個無解的死迴圈,農民繼續變成流民,流民繼續劫掠農民,最後流民的力量龐大到一定地步之後,王朝也就走向了終結,最終被別的勢力所取代。

古往今來,歷朝歷代皆是如此。

秦末的陳勝吳廣起義、王莽時代的赤眉、綠林起義、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唐末的黃巢起義等,雖說最後坐天下的不一定是他們,他們的所作所為也經常是為他人作嫁衣,但不可否認,他們是王朝最終的掘墓人。

因為他們的存在,使中央政府疲於奔命,朝祚因之斷絕。

朱載圫皺眉回道:“朕的意思是先進行軍制改革,待九邊新軍成軍後,再移民河套,現在安排那些手無寸鐵之力的流民去河套,那和謀殺有什麼區別?”

楊廷和咬著牙回道:“皇上,此事刻不容緩,老臣覺著可以一邊改革軍制,一邊移民。”

朱載圫把目光投向了國庫的大管家楊一清。

楊一清站起來回道:“皇上,咬咬牙,可以挺過去的。”

“王先生,你兵部可有意見?”

王守仁搖了搖頭道:“臣和兩位閣老意見相同,先民後軍。”

朱載圫嘆了口氣道:“既然如此,那朕就賭一把吧。”

“皇上聖明。”眾臣拱手拜道。

“王廷相。”

“臣在。”

“明發聖旨,成立寧夏布政司,寧夏布政司包括臨兆府、鞏昌府及河套的雲中府、五原府四府之地,治所寧夏鎮,王瓊任寧夏總督一職,兵部優先訓練寧夏新軍,依朕之意,寧夏新軍不得少於十萬人。”

“諾,老臣遵旨。”王守仁拱手應道。

“全國遴選流民移居寧夏,朝廷提供種子、糧食、房屋,三年免稅,現在寧夏、固原兩鎮已經成為了腹地,也該挪出九邊重鎮了,把新成立的雲中、五原兩府納入九邊重鎮。

另外在九邊各鎮重新設立知府一職,知府管民,總兵管軍,互不干涉,霍韜任甘州知府,其它地方,眾臣可自薦,待吏部審查合格後,即刻上任。”

“諾,臣等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