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都之事爭議百年,也許自己真能實現…
開封居華北平原和黃淮平原之交,中原的要衝地帶,四通八達,尤其是水陸碼頭,戰國時候的大梁城交通便利我上面已經細說,從漢代起,開封就修有汴渠。隋煬帝時期開鑿大運河是溝通南北的大動脈。大運河的中段就是聯通黃河與淮河的汴河。位於汴河要衝的就是開封,佔盡天下漕運之大利,註定了它的繁華昌盛,到唐朝開封已是水陸便捷的大都會。
但開封的地利條件,使它不配作為一國之都。它的四面平原,一馬平川,沒有任何的天然屏障保衛,當時中原的主要威脅依然是來自於北方的契丹,契丹人從幽州出發到黃河腳下距離僅僅一千二百餘里,且一路都是平原。騎兵僅僅幾天就可以到,只要契丹人渡過可以黃河,開封就會直接暴露在敵人的刀槍之下,真的是無險可守。而且當時黃河到冬天有結凍現象發生,那可真的一馬平川了,無險可守,攻之必克。
而洛陽,西面有函谷關,東面有虎牢關,都是為天下最險要的關口之一,就是因為這兩關阻止秦國西進近百年無法東進。話又說回來了,關要的險阻註定了本來有京杭大運河可通洛陽,由於連年戰亂運河堵塞,當時運河的終點站已經成為開封了。可隋煬帝就能開通京杭的大運河,難道現在疏通運河成問題嗎?其實只要想做,不僅可以疏通還可以擴充套件,洛陽城的水路不便利的劣勢是可以彌補。
趙匡胤統一天下的事業進入尾聲的時候,也意識到了開封的天然缺陷,他提出要遷都洛陽,並把祖陵有意建在了鞏縣。但是他的建議遭到了大臣們的集體反對,他們以為洛陽的交通不便利,京城的糧食需求,大部分需要從南方水運過來,失去汴河的便利,京城人民的溫飽就成為問題,從這個層面上講不能遷都。尤其是趙光義,他當時的政治基礎都在汴京反對更為激烈,說了一句國都的選建“在德不在險”。
當時也有人建議,把洛陽或者長安先坐位陪都,然後慢慢開始轉移,把國家的政治力量緩慢的轉移到陪都,最後可以到達遷都的目的,這個計劃趙匡胤同意了,也把洛陽長安封為陪都,暫時打消了他遷都的念頭。
一年後趙匡胤暴死,趙光義即位,開封作為宋首都的頭銜已經不可撼動。他針對開封城的地理上的弱勢創造性的實施了“以德為險,以軍為固”的政策,而他的子孫們也無條件也執行了他這個政策,可今日他的子孫也為其一己私利買了單,險些亡了國。
趙檉覺得趙匡胤比趙光義有眼光,說到底,趙光義的‘以德為險’不過是一個幻想,兩國的生死較量,德行只是在口頭說說,無限的講德只會自取滅亡。‘以軍為固’就是在開封城幾乎駐紮了全國近半數的軍隊,大概是幾十萬,這個數字在每個時期不等。這就是冗兵,冗兵帶來冗費。讓宋朝人絕望的冗官、冗兵、冗費,僅僅因為開封地理上的缺陷就造成了兩個,註定了宋福而不強。。
史實告訴我們,經歷的悲痛、傷心也是可以貼上,重新複製的。撫往追昔,豈不慎哉?中原民族與北方的遊牧民族的戰爭持續了幾千年,他不相信自己有經天緯地的本事,能夠解決這個千古難題,也只能步步為營,防患於未然…
第一百六十章 威嚇
宋代的宗室封爵的情況是,皇子封王者,王爵僅止其身,而子孫無問嫡庶,以其中最長一人,封公,其餘子孫不過是承蔭入仕,為環衛官,然後以序遷轉,與異姓貴官蔭子入仕一般,必須歷任年深,排資歷,方特封以王爵(郡王),而其祖、父所受之爵則不予承襲。親王子不封王而只有一人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