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韻寒微笑,“是這樣的,今天上午我見過了M國國立大學的兩位教授,也是這次比賽的評委,他們表示對我們組的課題很感興趣,提出願意用五千萬買斷專利。”
林鳳子興致缺缺,點頭,“那是好事,恭喜。”
“實不相瞞,我們的模型最後一步不太穩定,”阮韻寒繼續說道,“現在離決賽還有五天。國立大學的教授說,我們兩組的前期模型很相似,設計思路也一致,雖然最後的成品大相徑庭,但我想我們可以互相借鑑——教授們還說了,你們的模型存在致命缺陷,想必林先生自己也清楚吧?”
她最後一句話實在詐林鳳子。
林鳳子還真不清楚。
基於對阮韻寒人品的瞭解,林鳳子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垂眼看著手裡的茶杯,思索著阮韻寒的這番話。
他們組的模型反覆推演了不下十遍——“R”,不對,是阮晨,好像有完美主義一樣,她不僅要看到正常情況下模型的正常運轉,甚至模擬了七八種極端條件,在這種條件下進行對照實驗。
林鳳子很自信,他們的設計沒問題——最起碼沒有致命紕漏。
剛才阮韻寒上來就說阮晨抄襲,希望自己棄權;在自己表示不認識阮晨後,又改口希望合作,怎麼看都是憋著壞水。
還有她說的最後一步不穩定......
林鳳子想起了他們組的第一次設計,那個阮晨執意放棄的設計。
歸根結底放棄的原因就是最後一步太過不穩定,啟動後三秒,模型整體就開始崩潰瓦解。
阮晨是什麼人?稜鏡排行榜第九十八名,那還是很久前的成績。
她沒必要抄襲。
那就只有一種可能。
阮韻寒不知道怎麼搞到了阮晨的廢稿。
林鳳子在心裡冷笑,卻裝出了茫然緊張的樣子,“我們組時間很緊,所以整個模型其實沒有驗證過幾次,能進到決賽都很僥倖,教授具體有說是什麼紕漏嗎?”
阮韻寒反問,“你們的最後形態怎麼樣?穩定嗎?”
“我們都沒驗證到最後一步,但是資料推演看上去還行。”
阮韻寒若有所思,“我們組倒是驗證很多次了,除了最後一步有點不完美,其他環節教授都很滿意。這樣吧林先生,你這邊要是不嫌棄的話,我可以幫你們看下資料和模型,或許還來得及幫你們修正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