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部分

的第二年,幽王寵褒姒,廢申後和太子宜臼,立褒姒為後,其子伯服為太子,伯陽父等人諫阻而無效。伯陽父大呼:“三綱已絕,禍成,周亡矣,無可奈何!”當日便告老退位,之後就發生了烽火戲諸侯。

當時,宣王時的諸位重臣均已離開人世,朝廷內外,小人當道,只有鄭伯友是個正人,也只有他最瞭解伯陽父。他見到幽王無可救藥,便思長遠之計,早做退路。

一日,鄭伯找到伯陽父,問:“王室災難深重,我怎麼才能死裡逃生呢?”

伯陽父答:“只有洛水東、黃河南可以安居。”

鄭伯問:“為什麼呢?”

伯陽父答:“那一帶鄰近虢國、鄶國,虢國、鄶國的國君既貪婪又喜好佔小便宜,百姓不順從他們。現在,您是司徒,百姓都熱愛您,您如真的請求住在那一帶,虢國、鄶國國君看到您正當權,會很容易地分給您土地。您如真的住在那一帶,虢國、鄶國的百姓都是您的百姓了。”

鄭伯又說:“我想到南邊的長江流域住,怎麼樣?”

伯陽父回答說:“過去祝融替高辛氏掌管火,功勞甚大,但他的後代在周朝也沒有興盛起來,楚國就是他的後代。周王室衰弱,楚國一定興盛。楚國如果興盛,對鄭國絕對沒有好處。”

鄭伯說;“我想住在西方,怎麼樣?”

伯陽父回答說:“那裡的百姓既貪婪又好利,難以久居。”

鄭伯說:“周王室衰弱,哪國將興盛呢?”

伯陽父回答說:“齊、秦、晉、楚吧?齊國,姓姜,是伯夷的後代,伯夷曾輔助堯掌管禮儀制度。秦國,姓嬴,是伯翳的後代,伯翳曾輔助舜使很多部落順服。至於楚國祖先,也都曾為天下人建立了功業。周武王戰勝紂王后,成王把唐封給叔虞,那裡山川險阻,憑這些有德的後代與衰弱的周室並存,晉國也一定能興盛了。”

鄭伯說:“好吧。”於是急速向幽王請示,把他的百姓遷移到洛水東部,虢、鄶國國君果然向他貢獻出十座城邑,他終於建立了鄭國。

可以看出,伯陽父對天下大勢分析得很透徹,他的預見全部變成了現實。

伯陽父擅長占卜、占星和解夢,他經常拿這個說事,但那只是他的職責,他本人並不是一個純粹的唯心主義者,恰恰相反,他的大部分論斷是蘊含著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的。他常常和鄭伯友議論朝政,提出了“和實生物”的論斷,他說“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他告誡後人“聲一無聽,物一無文,味一無果,物一不講”。意思就是說:一樣的聲音沒有聽的價值,一樣的物品一文不值,一樣的味道食如嚼蠟,一樣的事物沒有談論的必要。言外之意就是,天下萬物要在變化中獲得進步,暗含著和諧的味道,這是多大偉大的定論。

完全可以說:中國古典哲學,從伯陽父開始;換句話來說:伯陽父是中國古典哲學的奠基人。

伯陽父卒年不詳,應在西周滅亡之後。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二十五 文武司徒勤王身死——鄭桓公

鄭桓公,名姬友,是周厲王少子,宣王的小弟弟。宣王十分喜愛這個小弟,便在宣王二十二年將其封到了鄭,即今山西華縣東,建立鄭國,為伯爵,故鄭桓公時稱鄭伯友。這是西周最後一個受封的諸侯國。鄭桓公在鄭國時治國有方,愛護百姓,深受百姓的愛戴。

之後的事情隔過不提(想提也沒記載),我們從宣王四十六年說起,這一年,宣王打獵遇到了“厲鬼”,恍惚間被射了一箭,不省人事。宣王回去後閤眼就看到杜伯和左儒,自知活不長了,不肯吃藥。

宣王病情是越來越重了,他開始考慮後事,此時老太師周定公早就告老了,太保兼太宰仲山甫已經逝世,於是他找來太傅兼太宗召穆公姬虎和現任太師尹吉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