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例如,訂購有益的書刊,學習電腦,參加促進身心健康的文體活動。對有害的消費要時時保持警戒,防止在某種誘惑下誤入歧途。不管社會發展到什麼程度,節儉美德總是受人推崇的,因為世界的資源有限。過去人們說“清貧之志不敢忘”,今天,仍要提倡勤勞儉樸的生活觀。中學生應當從消費行為上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理財第一方法——儲蓄罐
儲蓄罐,儲蓄罐又叫存錢罐,是把平常買東西的零錢放進罐子裡積少成多,它可以教給我們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過去人們把它稱為“撲滿”,是我國西漢時由民間創制的一種儲蓄工具。《西京雜記》記載:“撲滿者,以土為器以蓄錢,有入竅而無出竅,滿則撲之。”這種用粘土做成的封閉式的小瓦罐,只有進口,沒有出口,錢幣能進而不能出,儲滿後,只有打碎“撲滿”才能取出錢幣,具有防止錢幣被耗散的優點,故而受人歡迎,流傳至今。現在的儲蓄罐有鐵製、瓷質、塑膠等等,製成的樣子各式各樣,有製成郵筒、小房子的,也有製成電視機、小動物形狀的。儲蓄罐不僅我國有,在國外也同樣盛行。
我們可以挑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儲蓄罐,把那些平時用不到的,或是剩下的零花放起來,開始我們的理財第一步。儲蓄是理財的基本,對於我們中小學生來說,理財應該從儲蓄開始。若孩子能建立良好的儲蓄習慣,意味著理財觀念已開始萌芽。學會用儲蓄罐收集零用錢,自覺或習慣地往儲蓄罐裡塞零花錢。同時,自己需要花錢時也在儲蓄罐裡取。養成儲蓄和不亂花錢的習慣。
建立自己的“小銀行”
現在有許多的家庭都為孩子建立了“小銀行”,有的父母從孩子一出生開始建立。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小銀行”,它其實是一個帶鎖的小箱子,除了每星期往銀行裡放一定數目的錢,每天還會把口袋裡的一些零錢放進去。然後,每月清理一次,把裡面的錢與一定數目的錢相匹配,然後存進銀行中專為孩子準備的定期儲蓄賬戶。孩子三四歲時,可以數一般的分幣和毛票了,家中的這類錢幣就由孩子存進“小銀行”。日常允許孩子用“小銀行”中的錢買2元左右的東西,其他的仍存進銀行作長期儲蓄。
如果我們的父母沒有給我們建立,那從現在開始,我們就自己建立吧。
首先,我們要準備個帶鎖的小箱子,並在父母的幫助下,為自己專門開設一個銀行賬戶。
其次,把長輩子給我們的零花錢,定期定量地放進箱子裡,每到一個月我們可以對存錢的小箱子進行一次清理,統計出裡面錢額的總數。然後把這些錢或是相等數的錢,存入那個專屬我們自己的那個銀行賬戶。
建立自己的“小銀行”,可以幫助我們建立“自己的錢”的觀念。此外,當父母到銀行辦事時,如有機會跟著去,那是再好不過的了,我們可以乘此機會學習和了解銀行作業流程、ATM功能等等。和父母一進對此賬戶理財,學習銀行對賬單、投資報表等,親身感受“複利”的效果,增進我們對理財的興趣。到了中學,自己就可以到銀行進行各類儲蓄、保險、投資等交易了。
學會使用信用卡。現代社會,信用卡的使用正越來越普遍,所以,我們還要儘早地學會信用卡的使用。上初中了,我們可以擁有一張自己的信用卡,同時合理使用它。剛開始“一卡在手”我們往往對超支不太在意,容易欠債。為避免這種情況,首先儘量不要減少信用卡的本金;其次以父母的信用卡賬單為例,我們知道超支是要付出代價的,即較高的利率;最後,要使利率跌下來,在月底前保證信用卡的平衡就可以了。無意義的透支會帶來高利率,而這一種浪費,只會讓銀行得利。如果由於我們年紀尚小,不懂得管理和支配,最好不要使用獨立的信用卡。可以在父母的賬戶上另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