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西夏真想拼命,那朝廷必然有所應對才行。除此之外,他還特意安排了兩組伏兵。打算進入與西春接壤的吐蕃跟遼國搗亂,以此轉移三國的注意力。
別看目前三國似乎都喜歡欺負大宋,但在三國的邊境地區,到了這種時節,同樣會發生小規模的衝突。
趙孝錫在密摺中所提及的伏兵,就是化裝進入三國的邊境地帶。將這種小衝突儘可能的擴大化,讓他們無力顧及騷擾宋朝,替宋朝爭取崛起的時間。
在趙孝錫將兩封密摺,透過不同的渠道遞送京師時。這段時間,天天上朝聽到都是,與番邦接壤地區有多少人被擄。多少村子被殺訊息的趙煦,可謂心情極度的不佳。
一直希望聽到點好訊息的秦鳳路,直到趙孝錫領兵進入也有一個多月,卻沒任何訊息。這讓趙煦也有些擔心,這位堂兄會不會把事情搞砸了。
直到報捷的戰報,透過驛卒的八百里加急。在汴梁城開門沒多久,朝廷還未結束早朝時。那揹著戰報的騎兵驛卒,飛奔進城一路高喊‘蘭州大捷’,引來京城百姓駐足觀望。
等到這個揹著捷報的驛卒,直奔皇城腳下,被守衛宮門的禁軍攔下。望著那驛卒一臉的疲憊,還有那興奮至狂的表情,禁軍也清楚這種事情拖延不得。
很快將情報上報,清楚這段時間皇帝會邊境戰事苦惱的小黃門太監。立刻領著那位驛卒,往朝堂走出還喊出‘蘭州大捷’的尖銳聲音。
正在討論禦敵事宜的趙煦,還有一眾文武官員,聽到這‘蘭州大捷’的聲音。幾乎同一時間停下了爭論,將腦袋望向了宮門之外。
想到這個大捷應該是那位堂兄送來的,趙煦不顧天子形象已然走下龍椅,往朝堂的宮門中走出。那些文武大臣們,自然也跟了出來。
在那進入朝堂的臺階上,望著不斷小步快跑的太監跟驛卒。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那驛卒端於手上的報捷盒子,期望這裡面會給他們帶來一些好訊息!
第二卷 第一百六十三章 是戰是和?
做為一個皇帝,不管年紀大小,他都渴望聽到邊關大捷這種訊息。尤其對年幼接掌大宋朝的趙煦而言,他更加渴望在位期間,能成就超越前幾任皇帝的功勳。
這種想法固然是好的,可趙煦同樣明白朝廷如今的形勢並不樂觀。加上他這位皇帝的權力,很大程度上掌握在那位皇祖母手裡,朝中掌權的大臣又有些厭戰或者說怕戰。
想想三個番邦之國虎視中原,會心存擔憂也是很正常。為此,面對那些封河後屢犯邊境的番邦騎兵,朝廷能做的就是避免邊關城池的陷落。
至於那些沒有大城庇護的普通百姓,也只能寄託他們靠運氣,能逃過每天必來的一次洗劫。這種洗劫運氣好點,最多失去一些財富。運氣不好,也許就化身一具橫於野外的屍身。
清楚這段時間,這位皇帝多麼渴望好訊息的文武大臣,自然清楚那位郡王爺。從封河前就進入秦鳳路,準備給西夏國一次深刻的教訓。
只是隨著對方進入秦鳳路之後,朝廷雖然沒收到那裡,令人心感不悅的訊息,卻也沒聽到任何戰事的訊息。彷彿秦鳳路那一塊,今年被朝廷徹底遺忘了一般。
這段時間,趙煦也詢問過兵部,是否有接到秦鳳路那邊的戰報。結果這一等,今天終於等到一個大捷的戰報。至於這個大捷有多少,還要看了戰報才知道。
從跪倒在地的驛地身上,拿到報捷戰報的太監,恭恭敬敬的將奏摺遞給趙煦。迅速開啟奏摺時,看到上面熟悉的字眼,趙煦就知道這份報捷的戰報,出自趙孝錫的親筆。
等到上面詳細記載,有關此次西夏大軍進犯的訊息,還有殲滅西夏騎兵的數量。以及那近五千號被俘的西夏騎兵,邊境諸城安然無恙。邊民死亡的數字可以忽略不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