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古國,表裡山河。 經過六年征戰,趙武靈王奮其英勇,連勝胡騎,中山國東部邊地盡為趙國所得。 趙國邊界由此向北推進,與燕國、代地相鄰。趙國威勢大振,諸侯側目。 便在兩國交戰之時,在曲陽黃山之上,鬼谷賜王敖祖師心血來潮,遂對座下三徒授命,令各自下山,擇其明君,建功立業。 哪三個徒弟?頭一個名曰廉頗,嬴姓廉氏,字洪野,中山國苦陘縣人;第二個名曰白起,嬴姓白氏,秦國郿邑常興鎮白家村人;第三個名曰趙奢,嬴姓趙氏,又名禾犀,字老生,與白起同鄉,亦是扶風郿邑人。 三徒謹領師命,收拾行囊,下山分別,各奔前程。 白起自回秦國,趙奢卻不願還鄉,去投趙武靈王。 廉頗說道:敝邑中山國早晚必被趙國吞滅,我亦投趙王便了。 遂與師弟趙奢同行。兄弟二人來至邯鄲,投遞名刺,求見趙武靈王。果然是名校畢業,名聲在外,與眾不同。趙王見是鬼谷子門下,不由大喜,離座相迎,俱都用為將軍,使與許鈞、趙章、趙希同列,名爵僅次於趙袑、牛翦。 趙國因多年戰爭,消耗大量國力,士氣不振。趙武靈王為歸息士民,恢復元氣,暫且息兵罷戰,扶植趙尚為中山國君,作為傀儡附庸。因無仗可打,鬼谷二徒便為趙國練兵。 中山號稱千乘之國,幾近滅亡,天下諸侯皆驚,對趙武靈王既贊且懼。蘇秦在齊國聞此,勸說齊王加固與韓、魏聯盟,以御趙國。 鏡頭閃回。便在趙武靈王初伐中山國時,秦國出兵奪取函谷關,打通東出之路。 楚懷王聞而大懼,復與齊、韓結成合縱聯盟。 秦昭王既據函谷險關,乃派向壽平撫宜陽,又令樗裡子、甘茂攻打魏國。向壽乃是宣太后外族,與昭王自幼一起長大,是為發小,故得信用。既為宜陽郡守,便將出兵伐韓。 韓相公仲聞之,乃使蘇秦之弟蘇代前至宜陽,遊說向壽:禽困覆車,公知之乎? 向壽:此言何意? 蘇代:公欲興兵破韓,公仲必率徒以抗,願公孰慮。公愛於秦王,不如公孫奭,智慧又不如甘茂。公孫奭黨韓,甘茂親魏,故秦王不信二人。今秦楚爭強,而公黨楚,是與公孫奭、甘茂同道無異。公不如與秦王獻謀,善韓以備楚,是外舉不避讎,自然無患。今公取宜陽以為功,收楚、韓以安之,而誅齊、魏之罪,是以公孫奭、甘茂之願,皆可化為泡影矣。 向壽便聽蘇代之言,暫罷伐韓之議。 甘茂伐魏,為防韓國與魏聯盟,便向秦王建議,請將武遂歸還韓國,秦昭王准奏。 向壽、公孫奭堅決反對,但未能阻止,於是怨恨甘茂,欲諂害之。甘茂恐懼,便放棄攻魏,隻身逃走入齊。樗裡子恐獨力不能勝魏,只好與魏國講和退兵。 甘茂亡秦奔齊,途中正逢蘇代,替齊湣王王出使秦國。因懇請道:在下得罪秦王,懼而遁逃,妻子皆在秦國,無所容跡。君方為齊、秦二王所寵,願以餘光,以賑濟之。 蘇代笑而許諾。於是使秦,政事已畢,順便勸說秦王:甘茂,非常士也。其居秦累世皆得重用,秦之地形險易皆知。若被齊國所用,並約韓魏圖秦,非大王之利也。依臣之議,大王不若重贄厚祿,迎還甘茂,置之鬼谷軟禁,使其終身勿出,秦國自安。 秦王稱善,遣使齎持秦國相印,迎接甘茂於齊國。甘茂知是誑騙之計,辭而不往。 蘇代自秦還齊,復謂齊湣王道:甘茂者,賢人也。今秦賜為上卿,並以相印迎之。甘茂願為大王之臣,故而推辭不往。國有賢士如此,大王何以禮之? 齊王稱善,即拜甘茂為上卿。秦王聞之,下令免除甘茂全家賦稅,爭攬甘茂。 甘茂既為齊國上卿,便即採納蘇秦建議,自請使楚,再締合縱之盟。楚懷王新與秦國合婚,其情甚密;秦王聞說甘茂在楚,便遣使私謂楚王,命將甘茂送至秦國。 楚懷王便問寵臣範蜎:寡人慾送甘茂還秦為相,卿以為可否? 範蜎奏道:切切不可。以秦惠王之明,武王之察,張儀之辯,甘茂皆能事之,並拜張儀為師,在秦國取十官而無罪。正因甘茂賢能,若使相秦,非楚國之利。大王此前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