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說,我對於這個故事還是挺滿意的,雖然嚴格來說算是第一次嘗試科幻,但是還是寫出了點味道。至於符不符合各位硬科幻理科男們的口味,那就看大家自己判定的。
其實說起來,一開始寫這本書時,我也沒有什麼嚴格的大綱,寫這本書,主要還是受到MC、文明和孢子之類的影響,還有小時候一些幼稚天真的無知幻想。
這個故事,算是我寫過的故事裡最難的,其內容之繁雜,涉及面之廣闊,遠遠超過了一般意義上的小說,有時候屢次動筆,都感覺無從下手,有時候涉及到一些我自己都生疏的理論,我還需要自己花時間去啃,不然會被一大批理科男們取消。
總的來說,這個故事開頭整體偏向於硬科幻,中期偏向於哲科,而最後則是偏向於幻想了。
對於被打著硬科幻口號吸引進來的讀者,我只能夠引用一下科幻大師阿瑟·克拉克的話語:任何超越時代太多的科學乍看之下都和魔法無異。
雖然這話有點為自己遮羞的意思,但是暫且還是讓我拿來蒙羞一下吧。
事實上,從個人角度來說,任何科幻小說的限制都是很大的,因為現實中的科學發展是指數疊加式的,也就是今天踩著昨天的基礎往上爬,明天踩著今天的技術基礎往上爬,科技發展自然會像《奇點臨近》中預測那般加速飛躍,而科幻小說作者對科幻的預測,往往是線性的,因此,就像大劉說的那樣,科學的發展,有時候往往會超出科幻作者的預計。
就像再怎樣的科幻作者都不敢想象“一拳打碎萬千星辰”的妖孽場景,認為那是玄幻小說裡才有的場景,但是抱著對未知敬畏的心態來說,根據豐饒原則,一切都是可能的,只是機率的問題。既然是機率的問題,那麼在小說裡,當然可以變成必然……
科學最初被稱為自然哲學,一開始科哲不分家,到了1543年,哥白尼的《天體執行論》標誌著近代自然科學的誕生,從那之後,科學才飛速發展,‘但是說到底,科學的發展也極有可能是存在著一個極限的,那個極限,就是哲學。
史蒂芬霍金能夠用虛時間來解釋宇宙是一個不需要上帝的自迴圈系統,但是對於虛時間從何出現,宇宙的這樣一個自迴圈系統從何而來,他自己也無法回答,事實上,雖然嘴上說著哲學已死,霍金還是走向了自然神論。
由於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到最後,甚至連科學的基礎,數學大廈本身的真理性也受到了動搖,人類認識的一切,就像大劉說的那樣,有可能僅僅只是射手效應罷了。
人類最初是透過木星對其衛星的掩食測量出光速的,但是宇宙中,也許有些現象是非常難以測量的,雖然理論上可以測量,但是測量時間,卻有可能需要數十億年,對於這樣的情況,人類的壽命與力量是極其渺小的。
王晉康先生曾經說過,人類的科學受到了無數的限制,人類的智力是一方面,人類的壽命也是一方面,地球的資源是一方面,地球的引力也是一方面,然後是太陽系的引力,銀河系的引力,到最後,還有光速也是一條限制,人類的認識被重重枷鎖所封鎖著,我們究竟能不能徹底認識宇宙的真相,是否真的能夠認識到本源問題,這是一個值得打上問號的。也許到頭來,我們終究只能夠用人擇理論來解釋本源問題,因為這樣,才會這樣。
因為對於本源的問題,科學暫時是無能無力的,所以我的這部小說,到了最後,也漸漸地走向了哲幻,甚至帶著玄幻和魔幻色彩,因為靠現在的人類技術和理論,我是無法想象真正的上帝的,如果真的有上帝,那絕對是超出人類無數個次元的存在,用人類的物理基礎來讓上帝操作,本身就顯得荒謬而可笑了,最後我的小說有大量的哲學術語,一方面雖然和我曾經的專業有關,另一方面,其實也是無奈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