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心於一身的奇女子,仍使他不能忘懷。因此,筆下不能自己地流露出“宮人牆外柳陰陰”,“當年此日,柳堤花墅”的詞句。在他的詞作中,凡涉及楊柳的吟詠,無不與那位風流女子有關。如《浣溪沙/楊花》:
“百尺章臺撩亂飛,重重簾幕弄春暉。憐他飄泊奈他飛。 澹日滾殘花影下,軟風吹送玉樓西。天涯心事少人知。”
至於柳如是與陳子龍的這段情緣,如果幸而成功的話,應該比她後來與錢謙益的結合,更加有聲有色。我甚至臆想,若如此,此刻在船艙裡與陳子龍綁坐在一起的,就是這位類似十二月黨人妻子的情侶了。她絕對要扮演這個角色的。那是一個既美麗,又剛烈的女子,她會拋家舍業,不計一切地追隨著他,萬死不辭地同赴國難。
中國文學史上,有許多色藝雙絕的女性,但如柳如是這樣既具美姿,更富文彩,既風流嫵媚,又聰明睿智,既清高雅潔,又敢作敢為者,是很少的。據清/顧苓《河東君傳》,清/王澐《虞山竹枝詞》,十年前,甚至更早,聲震江南的一代名妓,就公然鍾情於陳子龍,大有非君不嫁的意思,因為那確是郎才女貌的絕佳組合。
這種在封建社會里絕對異類的愛情宣示,也只有像她這樣已成為公眾人物,才敢拂逆禮教,才敢挑戰道學。在光天化日之下,她情不自禁跑到松江去,冒大不韙,自媒於這位才思傑出,具有創新精神的文人、任俠仗義,具有傳奇色彩的硬漢、敢作敢當,具有人格魅力的志士。剖肝析膽,掬誠相示,以無以復加的欽敬之心,愛慕之意,恨不能立時三刻下嫁這位磊落瀟灑,聲名遐邇的陳臥子。
天哪!為了追求所渴望的心上人,簡直是挑戰的、主動的、大膽到不顧體面的示愛,這樣的奇女子,可謂千古一人。
清/佚名《絳雲樓俊遇》的說法,略有不同:“柳嘗之松江,以刺投陳臥子。陳性嚴厲,且視其名帖自稱女弟,意滋不悅。遂不之答。柳恚,登門詈陳曰:‘風塵中不辨物色,何足為天下名士?’”這段柳陳交往的齟齬傳聞,當系冬烘先生的道聽途說,因為中國人之中的假正經,特別的多,看不慣的人,不能接受的事物,往往採取拒絕和排斥的態度,他們的迂腐之言,是信不得的。陳寅恪在《柳如是別傳》中多有辨誣,故不贅述。
陳子龍之死(3)
試想,一位能寫詩,能作詞,極漂亮,極聰慧,其文彩為“秦淮八豔之冠”(郁達夫語)的妙齡女子,怎麼能做出村婦罵街的不堪之事?從她在名片上寫上“女弟”二字,其實,表明這個女人,除情愛之外,更有將陳臥子引為同志,視作知己的意思。陳子龍最後婉謝了這份情愛,也許他想到了他的那雙“盼刀眼”,這個不幸的預兆提醒了他,作為一個軒昂的大丈夫,怎能忍心讓這樣一位如楊似柳的柔弱女子,跟著他顛沛流離,風塵困頓,最後在刀光劍影中了此一生呢?
於是,扁舟一葉,芳心難系,柳如是終於不得不愴然割捨。有什麼辦法呢?愛戀敬重之餘,也就只有任這位屬於江湖,志在風浪的壯士,解纜遠行了。
像這種義勝於情,國重於家的大題目,對滿腦袋都是聲色犬馬的當代才子來說,有如東風射馬耳,是毫無意義的。可是,四百年前的陳子龍,卻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是中國的明朝人,就得為中國,為中國的這個明朝,做一些事情,包括犧牲自己的性命。倘不是訊息走漏,倘不是叛徒出賣,他此刻正率領起義的吳暎��Γ�猶��齜ⅲ�岷洗雍B範�吹哪廈髀懲踅⒍櫻�亟�鶯櫻�鉸芳洩ソ��攀恰H歡��觳淮尤嗽福�ǚ韁逼宋憮量冢���⒍櫻��扛裁稹S謔牽�硐葜匚В�戮�苷降乃��懶δ閻В�恍冶環��
結果,他成為多鐸和洪承疇的重大戰利品,押往南京。
塘河的夜色,漸漸地重起來,艙裡的潮氣,漸漸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