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國和扶桑國,從分裂的那一天開始,兩邊都相互看不慣對方,一直處於敵對狀態之下。
在馬關海峽和四國島,雙方一直都有摩擦。
雖然大戰雙方在這十幾年的時間內,只爆發過一次,還是以扶桑國佔據了上風而結束。
可是雙方的摩擦幾乎每天都有。
後來,大夏需要一批僱傭軍來替自己處理一些事,這才對扶桑國和櫻花國發起徵召。
這才勉強讓雙方安生了幾年。
可是這種安生,僅限於他們在馬關海峽和四國島明面上的爭鬥。
對於暗地裡的,沒辦法阻止。而且,雙方明面上不打了,但是他們大夏內部當中的鬥爭和看不起對方的情況,一直都有。
於是,雙方在大夏軍內部展開了一場相互攀比,爭鬥的情況。
這種情況,是帝國願意看到的,所以就開始無視,甚至還很鼓勵這種情況。
也正是因為這種情況,扶桑和櫻花國的傷亡有一點大。
而傷亡大的代價就是帝國需要支付的賠償金就稍微高了點。
而正是因為這高賠償和高強度的戰爭,給兩國鍛煉出來了一批能戰善戰的老兵。
隨著戰爭結束,兩國士兵返回到國內之後,他們又帶回去了一大批戰利品。
這就進一步增加的雙方的實力,緩解了雙方因為之前戰爭帶來的經濟壓力。
現在櫻花國手裡,有一批老兵,有沒有太大的經濟壓力。
於是,新一輪的戰爭計劃就被陸軍部提上了日程。
自櫻花國大正天蝗上臺之後,櫻花國逐漸走出了之前大夏給他們的戰爭影響,國力恢復。
於是,大正要求寺內徵一開始謀劃扶桑國。
很快這份計劃就被制定出來。
於是,在戰爭結束後的近一年時間,也就是1916年2月10日,櫻花國在四國島對扶桑國發起了突然襲擊。
一開始,這邊戰爭規模很小,因為櫻花國不太清楚大夏對於這場戰爭的態度。
所以,櫻花國只是試探性進攻,想要看看大夏對於這場戰爭的態度如何。
如果大夏選擇中立或者無視,默許的態度,那麼櫻花國就會加大戰爭力度。
要是大夏選擇干預,那麼櫻花國也可以說這場戰爭只是下面部隊私自行為。
對於這樣的事,林逸在接到方孝彙報的時候,他就猜到了。
畢竟,在林逸看來,小櫻花一直都是這麼猥瑣和恬不知恥。
這樣的事,他們也不是第一次這麼做了。
想想後世的事情,小櫻花哪一次不是做好了兩手準備。
看著打不過就說是私自行為,打得過就立馬集體撲上去。
而現在,擺在林逸面前的,就兩個選擇,自己要不要干預。
思量再三,林逸覺得還是不干預。
因為當初選擇建立扶桑國,是因為帝國實力還不夠,沒辦法一口氣吞下整個櫻花國。
而現在,帝國實力已經夠了,林逸打算是時候要想辦法解決小櫻花的問題了。
這個國家,林逸看著都覺得反胃。
所以,林逸也有了想要徹底覆滅櫻花國。
可現在的問題是,原來的櫻花國,已經分成了扶桑和櫻花兩個國家。
林逸這個人又有一些特殊癖好,他不喜歡跟人分享。
就比如櫻花國,他想要的是整個櫻花四島,而不只是本州和北海道。
所以,林逸的想法是,坐看兩國打到最後。
無論這兩個誰勝誰負,對於帝國來說,都有藉口對他們宣戰,進而拿到整個四島國土。
而在林逸的想法中,最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