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看電影,而李敏則選擇了寫作。她努力、認真、毫不苟且地渴望能透過文字表達想說的故事。也許這世界上會有第二個張愛玲,但卻只有一個李敏。李敏和她自己的方式,還有她筆下的故事,我希望能滿足你愛聽故事的渴求。
夏
1。2。95
────────────────────
心算也不行,要用筆才計算得到,認識李敏已經超越「水晶婚」紀念。
初中她教我英文,我教她中文。
今天,她叫我買中文字典,說:「你寫了很多白字!」
世事無絕對,又一例證:誰說三歲定八十?
我倒是想不到李敏會這麼不經意地寫出這個有情有節、有骨有幹、有血有肉、有笑有淚的愛情故事。
就是那麼不經意不造作地創作了一個叫人看得舒服的故事,好像冬天躲在被窩飲一杯熱檸蜜一樣的感覺。
我看了這個故事三次,第一次是閱讀,第二次是校對,第三次是再校對。我不敢說百看不厭(因為我不喜歡hardselling),但每一次看這個故事,你會找到不同的驚喜,捕捉到值得你回味再回味的片段。
她問我:「有沒有哭?」
我老實說:「沒有哭,但很touching(不是感動,而是很感性)。」
我不寫原因,留待各位自己去感受這個故事的喜與悲,樂與愁。
秋
11。1。95
────────────────────
ZZZZ……
我是冬天
我在冬眠
(1)秋分
秋分
九月二十二日,秋分,太陽正高掛在赤道之上,相信除了春分便沒有一天比今天的日夜更平均。
認識他是在五年前的一個暑假。不!真正地認識他應該是在秋分之後,而之前的時間,我就只能說我知道有他這個人存在於地球的表面上,「認識」和「知道」是不同層次的事,絕對不同的事!
在說話用詞方面,我一向很小心,經過六年來的專業訓練,我固然變得醒目了些,而在待人接物方面亦謹慎了。但談到感情,就似乎像醫院裡的植物人一般麻木。假如上帝這個寫程式的神,給我重新選擇的機會,我未必再會選擇在這個年代當一個女醫生。現在,我每天看的就只是生、老、並死。我相信我在這六年來,真的曾看過超過百多宗死亡的例證,數不清的病人正在回答死神的敲門聲;還有,曾為三千多個女病人做過婦科檢查,看過她們由上至下的一切一切。也許,我在職業上作了一個錯誤的抉擇。總之,今天的醫生再不被病人所尊敬,有時,甚至連自己也提不起勁去給自己些少自尊。
有很多病人,都不再聽從醫生的意見,喜歡自作主張,又中醫又西醫的,弄得滿天神佛。其實,這是現代人的通病,他們不再相信別人了。「信心」這回事已經停止跳動。若果找一個朋友傾訴,倒只是為了想發洩一下心中的不滿,很少人願意接受別人的提議,很少人願意改善自己。
所以,當我今天得悉這訊息時真的令我很意外!想不到六年前隨便給他的一個意見,他竟然真的接納並實行了。但我沒因此而重獲一些自尊,我反而覺得是我害了他。硬化了的感覺已經漸漸活躍起來,內疚得喘不過氣。現在要哭也太遲,他不會再願意聽我說一句:對不起!現在哭也真的太遲,因為我沒法忘記……
我認出是秋分的氣味。乾燥的空氣、無定向的風、踏在遍地楓葉上的聲音。秋分就接著我最後的一個暑假來到我身邊。
那一個暑假是屬於醫學院二年級的。明知升上了三年級之後,暑假不再來,因此,那年的假期是編排得最緊湊,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