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梵憑藉自己對歷史的瞭解,如數家珍地道:“既然開煤礦,礦裡總要兩個小型蒸汽機的,一個八馬力一個六馬力,六馬力那個用來驅動蒸汽往復泵,抽取礦底積水。八馬力那個用來驅動鉸鏈,從豎井向地面吊出原煤。另外煤礦的斜向巷道里還要裝兩條鐵軌。這也不是跑火車用的,而是用於人力推煤車行駛。
至於火藥廠,裡面不過是些小型蒸汽機驅動的鐵輥子罷了,用於碾硫、碾硝、碾碳等工序。還有小型的鍋爐用來提硝、蒸磺、烘木炭,其餘還有些壓藥的模具和機器衝子。這些都是用來造黑火藥和雷汞火帽的,構造簡單得很。
還有那馬氏呢步槍,其實就是英國的亨利馬梯尼步槍一型,我曾經打過,雖然設計上不如毛瑟1871,但膛線的優秀讓他精準度超過毛瑟。這槍是從皮博迪步槍改進過來的,槓桿式後膛裝彈,裝上帶火藥的卷制銅殼子彈後射擊,再然後先清理一下後膛的殘渣,再重複之前的步驟進行射擊。早期的亨利馬梯尼一型步槍如果不清理後膛,極易出現炸膛,至於退膛時的卡殼,更是家常便飯。
這把槍的膛線做法是在槍管裡鑽一個七角型出來,也就是比六角螺帽多一個角和一條邊的正七邊形,膛線旋轉不大,一根槍管鑽下來,旋轉不到半周,可即使是如此,對於這年頭的機械加工水平來說,加工起來還是非常困難的。
這槍說是有效射程550米,其實是指他能在550米處依舊打穿一塊薄薄的木板罷了,實際要想上靶,即使無風晴朗,神射手也一般要在250米左右。但是戰場哪有這樣好的天氣,只要起風,這年頭的膛線和子彈加工精度就會把上靶的距離縮短。再加上這槍的後坐力實在太大,後託撞在胸口或者肩膀,和捱了一槍的效果差不離,所以基本上來說,普通士兵要想上靶,射擊距離應該在一百米左右,但這已經算是很好的成績了。無疑,這槍相較大清目前大量裝備的鳥銃和抬槍來說先進多了。”
聽了姚梵竹筒倒豆子般如數家珍的侃侃而談,丁寶楨已經毫不懷疑,自己撿到寶了!
“就是徐建寅親自來說,大概也就是這樣了!此人果然精熟洋務!”丁寶楨興奮地想。
姚梵見丁寶楨看著他,以為還要自己說下去,於是他哪裡肯停,繼續道“咱們山東機器局製造起這把槍來,無非是用一個燒柴燒煤兩用的六馬力小型蒸汽機,驅動一個手工機床,靠人工一步步加工每一個零部件,那內膛也是要靠手工操作機床一點點轉進出來,然後再手工操作機床小心地鏜上膛線。如果沒有水平極高的機床工人,後果恐怕……”
姚梵想起丁寶楨曾經在山東機器局投產後,仿製出120支馬梯尼亨利步槍後吹噓,說他的仿品“出聲之響,入靶之勁,似乎超過原裝貨”,呵呵,這老兄居然覺得聲音響過原裝是個優點!
但事實上,這槍的仿製接下來就停止了,再也沒有生產過。
姚梵當然知道這是為什麼,其原因就是亨利馬梯尼槍的一型本來就是特別垃圾的玩意兒,英國人連續改進了六年,1877年才總算搞出了二型,從此正式批次生產。
一型的先天不足加上清朝的山寨質量太低劣!想當初李鴻章興沖沖讓淮軍用這槍演練,結果發現“機簧不靈、彈子不一、準頭不遠,較英國所制大遜”,一盆冷水把老李澆透了,山東機器局從此後再也沒有仿製過這款槓桿步槍。那120支仿品成了這次失敗的紀念品。
正當姚梵沉思時,丁寶楨突然開口:“姚梵,你可願意留下來幫老夫造出這亨利馬梯尼步槍來?你要能留下來,這步槍、子彈、火藥一定能造出!有了這樣的利器,那咱大清國今後還怕什麼洋人!
眼下我大清所用皆購於洋人,為費甚巨,恐怕將來有事之時,火藥和子彈都無處購買,槍炮變成廢物。我常常思量,中國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