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各地的分佈情況,才能更好的開展施政,也能在稅收等方面做到精確。兵部也覺得可行,人口乃是兵源的主要來源,只有知道了人口多少,才能抽調充足的兵源。
龍飛將現代身份證的理念引入此次身份帖這製作。規定全國上下,無論年紀大小,無論長幼尊卑。官府一視同仁,為其免費製作身份貼。身份貼的內容包括姓名、居住地、出生日期等等相關資訊。同時規定,出生嬰兒必須前往各地官府申領身份帖,死亡的老人也需交出身份帖。各地官府要隨時知道自己轄區內的人口變動。無身份帖者可扭送官府之罪。
為了不使身份帖重複,龍飛引進了羅馬數字為每一個身份帖進行編號。與現代的身份證相同,龍飛將全國各地劃分為若干區塊,每個區塊用數字代替。當人必須預留出充足的空間,為自己將來版圖的擴大做準備。按照天龍帝國元年為起點,向前向後追溯每個人的出生日期,精確到天,並用數字區分男女和同一天出生者的序號。差不多也是十八位。
此向建議得到了議會的支援。在龍飛的建議下,穆雙全權負責此事,這個時代除了龍飛也只有穆雙懂得羅馬數字的意義。第一張身份貼自然是龍飛的。身份貼以銅為材質,長五寸,寬三寸,厚半寸。正面為持貼人的身份資訊。包括,姓名、性別、籍貫、出生日期,和一連串普通人根本看不懂的編號。北面是天龍帝國戰旗的樣子,一條騰飛的巨龍,巨龍下方一行字寫著天龍帝國政事部督造。
看著手裡沉甸甸的身份貼,龍飛想起了自己的身份證:“像,太像了!有它的就是我天龍帝國的子民了!”
人口統計與身份貼的製作和發放工作進行了整整一年,期間自然有百姓的生老病死。在穆雙的監督之下,事情還算順利。全國百姓,包括哪些耕田的農夫,砍柴的樵夫,在作坊裡做工的工人,還是那些做官的,經商的,就連街邊賣藝的都人手一張。全國的捕快,經過特殊培訓,發現可疑人先查身份貼的習慣,這夥人正在向警察的職責轉變。
放下身份貼的事情不提,龍飛經過此次被刺事件,算起來要自己命的人還真不少,以前都是些小打小鬧,唯獨這個司馬懿下了狠手,幾次三番而來。對於司馬懿,龍飛的理解基本上都來自於過去看過的《三國演義》,首先此人善謀,其二,此人善忍,第三,此人善裝。在曹操麾下忍辱負重幾十載,最終奪了曹家大權,讓自己的孫子司馬炎做了皇帝。成了晉的開國之祖。
只有這些想要對付司馬懿那是遠遠不夠的,從這一刻開始,龍飛將司馬懿放在了首要對手的位置。加派人手,四下調查司馬懿。經過徐庶等人的明察暗訪,龍飛對這個司馬懿有了更深的認識。
司馬懿的高祖司馬鈞為漢安帝時的徵西將軍,曾祖司馬量為豫章太守,祖父司馬雋為潁川太守,父親司馬防為京兆尹。司馬懿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生於亂世,常慨然有憂天下心。南陽太守楊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稱,司馬懿二十歲前,楊俊曾見過他,說他絕非尋常之子;尚書崔琰曾對司馬懿大哥司馬朗說:“你弟弟聰明懂事,做事果斷,英姿不凡,不是你所能比得上的。”
建安六年,河內太守推舉司馬懿為上計掾。時曹操剛剛拿下兗州,聽到他的名聲後,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職。司馬懿見漢朝國運已微,不想在曹操手下,便藉口自己有風痺病,身體不能起居。曹操不信,派人夜間去刺探訊息,司馬懿躺在那裡,一動不動,像真染上風痺一般。
司馬懿有雄豪志,又有狼顧之相,所有見過他的人都心裡很忌諱。此次司馬懿投奔曹操,為了隱藏其內心的秘密,便勤於職守,廢寢忘食,遂使曹操安心。此次曹操不動聲色,司馬懿帶人刺殺龍飛未果。訊息傳到鄴城,曹操如坐針氈。
程昱建議立刻修書龍飛,願意交出司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