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4部分

游擊戰爭完整的理論,缺乏在部分國土淪陷後堅持敵後游擊戰爭的思想準備,更談不上組織實施游擊戰戰役。加上在三十年代的大清洗中,國內戰爭時期許多著名的游擊隊指揮員被清洗了。因此當德國1941年入侵時,蘇聯並無開展游擊戰的計劃。

衛國戰爭開始後,蘇軍損失慘重,兵敗千里,西部大片領土淪為敵佔區。蘇聯最高統帥部病急亂投醫,根據戰爭初期急劇變化的形勢,制訂了遊擊運動的明確目的和組織性質。蘇聯人民委員會和聯共(布)中央委員會1941年6月29日訓令要求:“在敵佔區建立游擊隊和破襲組,以便同敵軍競爭,遍地燃起游擊戰爭的烽火,炸燬橋樑、道路,破壞電話和電報聯絡,焚燬倉庫等”。

開戰後蘇聯紅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防線被德軍機械化部隊大範圍穿插滲透,蘇軍幾個重兵集團相繼在蘇聯西部地區被德軍包圍。面對敵人的瘋狂進攻,包圍圈內的許多紅軍戰士誓死不肯向法西斯低頭,他們頑強作戰,終於從德軍包圍圈的空隙中成功突圍。由於已經與大部隊失去了聯絡,他們便自發地在敵佔區(主要在白俄羅斯)內抗擊德軍,成為第一批白俄羅斯游擊隊。

德軍對佔領區內猶太人、紅軍戰俘,甚至平民百姓的殘酷折磨和種族滅絕也把越來越多的民眾推到游擊隊一邊。很快,德國人就感受到了游擊隊的力量。1941年7月,德國國家電臺播出了一條訊息,讓沉醉在“德軍不可戰勝”神話中的德國**吃一驚,原來蘇聯游擊隊突襲德軍第121摩托化步兵師,擊斃了包括該師師長在內的大批德軍。此後,神出鬼沒的白俄羅斯游擊隊不斷將德軍打得暈頭轉向。

基於遊擊運動的重要性,1942年3月,蘇聯最高統帥部成立了遊擊運動中央司令部,由波諾馬連科中將擔任指揮官,領導蘇聯境內的遊擊運動。此後,各地的遊擊運動司令部紛紛成立,他們建鐵路、開農莊,修學校(游擊戰士訓練學校)、辦工廠,為“遊擊共和國”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4月29日,在距離被德軍佔領的中心城市明斯克僅100餘公里的普里皮亞季沼澤深處,來自白俄羅斯全境數十支抵抗力量的代表召開會議,決定共同組建“遊擊共和國”,並選出了共和國的最高權力機關———***中央委員會和人民委員會,老布林什維克加里寧擔任了“遊擊共和國”的最高領導人。

這個“遊擊共和國”位於被德軍佔領的白俄羅斯領土上,沒有首都和固定的國家機關,甚至沒有固定的國界。很快,莫斯科方面承認了白俄羅斯“遊擊共和國”的合法性,並協助其在蘇聯紅軍各方面軍中設立代表處,保持游擊隊與正規軍之間的聯絡。

“遊擊共和國”建立後不久,白俄羅斯境內的游擊隊就聯合發動了一次次令德軍膽寒的進攻。他們扒鐵軌、燒倉庫、割電線、恐嚇與處決與德國合作者,在今年5月讓德軍在白俄羅斯境內的鐵路運輸能力降低了近三分之一。

不過,在積極抗擊德軍的同時,游擊隊內部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一些遊擊小隊的指揮員專斷、酗酒,搞無政府主義,甚至縱容部下去搶劫。這些不光彩的事情嚴重影響了游擊隊的形象。

擔任“遊擊共和國”最高領導的加里寧意識到,必須嚴明紀律才能維護“遊擊共和國”的榮譽與生存。為了消滅這些害群之馬,加里寧親自率戰士向他們開戰,終於在短時間內整肅了游擊隊的紀律。

在艱苦的條件下,游擊隊戰士們在戰鬥生活中處處體現出了勇敢、友誼和關愛的精神。1941年10月,白俄羅斯游擊隊政委涅霍季亞耶夫在給上級的報告中這樣寫道:

“每天晚飯前,我們都要沿著灌木叢巡邏,注意那些窩棚和窯洞裡是否有猶太人躲在那裡。這裡的兒童、老人和他們的許多親人都被希特勒的劊子手殺害了,剩下的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