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3部分

葉秋有點喜歡上拍戲了,以前看小說,說演員這個職業可以體驗許多不同的人的人生,葉秋的確有些感觸。

演戲可以說是給葉秋開啟了一道大門,或者說,這是葉秋第一次嘗試自己不擅長的東西,結果,感覺還不錯,那麼其他的東西,以後有機會或許也可以嘗試一下。

比如導演,比如歌手,比如開個演唱會什麼的,或許也是一種不錯的體驗。

人生在世不能總是為了賺錢,既然自己已經賺下了鉅富的身家,再往高了,葉秋不覺得自己有那個能力繼續創造奇蹟。

除開重生這個bug,葉秋歸根結底也只是個普通人罷了。

所以,或許自己可以多嘗試一些有意思的東西,嘗試一些自己兩世都不曾做過的事情。

而事實上,這部片子,雖然是短片,但是對於馮剛來說,也是一種全新的嘗試,馮剛以往的風格,是那種市井小人物為主的喜劇片,當然不是說馮剛不會拍其他的片子,而是,底層人士的生活喜劇片,已經成了馮剛的一種標誌。

看到劇本的時候,馮剛就覺得這不僅僅對葉秋是一次挑戰,對他而言,也是未嘗不是一次挑戰?

別以為短片和大電影相比拍攝起來更容易,實際上,經典的短片,想要在十幾分鍾內,講好一個故事,無論是鋪墊,還是劇情構造,亦或是爆發,都會被大大縮短,所以,拍攝起來,節奏和難度一點不比大電影簡單,甚至因為要在十幾分鍾內營造出影片的氣氛和快節奏,更加的困難。

當然,如果你現在讓馮剛去拍什麼懸疑片,驚悚片的大電影,馮剛未必敢接,因為,那也不是馮剛擅長的東西。

而每個導演拍攝影片,都不可能隨心所欲地來,他們需要為投資方考慮,否則的話,一旦電影拍砸了,那麼對於自己的事業會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比如這一次,杜尋搞砸了《真兇》,他肯定要沉寂一段時間。

而短片就不同了,反正葉秋自己說了,這部片子,他本來就沒有打算拿來撈錢的。

和《父親》拍攝的時候,大牌雲集客串不同,這一次,新片,除了主演葉秋,其他的都不是什麼明星,而是一些老演員。

不過,這部片子,葉秋雖然沒打算拿來賺錢,但是,宣傳什麼的,還是有必要的,而且杜尋之前的挑恤,葉秋又不是聖人,反而他還是有仇必報的。

結果,原本《真兇》的失敗就讓杜尋灰頭土臉了,自然希望這個風波能夠快速淡去,可是偏偏葉秋這麼一搞,好嘛,現在葉秋的新片自然而然地一被提起大家就會想起《真兇》。

可憐的杜尋有種被鞭屍的感覺。

不過,像杜尋這樣的失敗者,娛樂圈從來不會有人去同情的,主要還是因為,杜尋心比天高,可是命比紙薄。

好好的,你拿人家葉秋炒作,結果葉秋反過來打臉也就很正常嘛。

葉秋將不務正業進行到底,也有些出人意料。

畢竟,演員說實在的在資本家企業家眼裡,除非達到頂級的程度,否則的話,就是戲子罷了。

當然,說起來企業家們,在封建時代,也只是最低賤的商賈。

甚至連商賈都不如,只是商賈家的長工罷了,大家大哥不笑二哥,誰也沒比誰高大上。

話題扯遠了,回到正題。

和《父親》不同,這一次,雖然葉秋玩的是十幾分鐘的片子,但是那些之前合作過的電視臺卻是主動找上門來了。

而且還有不少小電視臺也紛紛致電表示希望合作。

葉秋自然是來者不拒。

其實電視臺也有電視臺的考量,雖然《真兇》失敗了,但是《真兇》是一部90分鐘的正片,而反而葉秋的這一次因為篇幅短,所以,就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