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部分

了狼群出沒的危險地帶,走了半日,在太陽快下山的時候,緩緩地走進拉薩,走近布達拉宮!

那座象徵著愛,又很神秘的,宮殿!

多少人,翻越千山,只為貼近這裡。遠遠地望著,看著人群,隨著一千零八十個臺階的漸進,在佛祖潛伏的微笑裡,用心丈量著通往天堂的距離。

長風吹動寺廟的經幡,佛只是端坐不語,梵音嫋嫋,千古不熄的酥油燈燃燒,陽光金子般閃爍在白色的寺廟,天空上湛藍的靈魂觸及的,依然是群山千年的孤獨與鴉聲的蒼涼。

到了,那個夢幻般的布達拉宮,到了。那座13層的宮殿式建築,高110米左右,海拔3750米,的宮殿,到了。

宮宇疊砌,迂迴曲折,同山體有機地融合,這是布達拉宮給蘇艾最為直接的感受。心靈有些感觸,雖然瞭解了那麼多,但是都沒有親眼目睹的時候,來的震撼。、

它!依山壘砌,群樓重迭,殿宇嵯峨,氣勢雄偉,有橫空出世,氣貫蒼穹之勢,堅實墩厚的花崗石牆體,松茸平展的白瑪草牆領,金碧輝煌的金頂,具有強烈裝飾效果的巨大鎏金寶瓶、幢和經幡,交相映輝,紅、白、黃三種色彩的鮮明對比,分部合築、層層套接無不體現了藏族古建築迷人的特色。

古老的宮殿前面,有著大量的人群。

他們的手裡,都拿著同樣的一個東西。那個拿在手中的那個東西主體呈圓柱形,中間有軸以便轉動。

第10卷 第270節:淺笑微笑

類似是小孩子的撥浪鼓,但是卻又有很大的不同。每一個的上面刻有著繁複的字型,似乎應該是□□。所有轉動的方向,都是統一的右轉。

隨著越來越靠近,眾人看清了。

一些佈滿風霜的老人,身上穿著古老而又傳統的藏族服飾,臉上都是歲月的痕跡,表情蒼老,眼神卻是虔誠。

還有一些年輕的藏族人,標準的紅臉蛋兒,表情同樣的虔誠,眼睛同樣的認真。

就連那些遊客,看向那個東西的時候,都沒有人褻瀆,同樣的虔誠認真。

看見這個場景,風花雪月四個人的視線,不由得都紛紛注意到那個東西上面去了。近了看,那個東西,最為精緻的,看起來猶如古老的權杖一般,煞是好看!

那個東西製作一般都很精美,上面刻的□□和一些鳥獸等圖案除了其本來的意義外,還用漆繪彩色裝飾,如同工藝品。一些轉經筒上還鑲以珊瑚、寶石。手握著下面的手柄,搖的時候,根據旁邊開有的耳孔,繫著的小墜子,小墜子也隨之而動,靠慣性加速旋轉。

“這是什麼?”花花看著那個東西,好奇詢問著。

風風攤了攤手,雪雪聳了聳肩,月月則是很聰明的直接看向蘇艾。

領著駱駝的老藏民,剛想解釋,便是聽見蘇艾說話了。

“那是藏族的,轉經筒,又稱‘瑪尼’,所以藏民手中搖動著的轉經筒,也叫‘瑪尼輪’。與六字真言有關,藏傳佛教認為,持誦六字真言越多,表示對佛菩薩越虔誠,由此可得脫離輪迴之苦。”蘇艾看著四個人,坐在駱駝上面,講述著,那個東西的用途。

“它的裡面有一紙用藏文密密寫滿了的□□,因為在奴隸制的時候,藏民大多不識字,所以把□□裝在轉經筒裡,每轉一圈,相當唸經一遍。轉經筒有一個軸能使它轉動,每當轉動到一定圈數時,就要更新,所以那時藏民是這樣記錄自己唸誦了多少遍□□的。”夜亦為在一旁,補充說明。

“轉經筒,是把”六字大明咒“經卷裝於經筒內,用手搖轉,藏族人民把□□放在轉經筒裡,每轉動一次就等於唸誦□□一遍,表示反覆唸誦著成百上千倍的‘六字大明咒’。”蘇艾聽著夜亦為講述著這個東西,也是頗為好奇,繼續說道。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