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實際上地方政務並沒受影響,本來那些縣令就是擺設,主要職責就是給自己撈錢和巴結上司的,具體事務很少有去管的。
而現在,楊豐就是要把這些原本被忽略的,但實際上卻是地方上最不可或缺的行政人員,提拔起來為他所用。
“你們都知道閻應元吧?”
楊豐問第一批受召見的。
“江陰伯乃小吏之楷模。”
來自大興的一個前主簿,一個典吏,兩個書吏不無激動地趴在那裡說道。
閻應元因為守豐潤和撫寧的兩次功勞,被楊豐封為伯爵,而且還是目前的順天府尹,以一個典吏不但突破吏的天花板,而且還封爵,做到三品大員,京師的最高行政長官,這已經成了大明所有吏員們的傳奇,所有吏員無不以他為人生目標。
“知道就好,好好給朕做事,說不定你就是下一個閻應元。”
楊豐滿意地說。
第一三八章 要開車了,趕緊上車
就在楊豐面試地方官員和各地佃戶的抗租鬥爭中,大明崇禎十八年的冬天終於到來了。
這個冬天依然很冷。
不過這個冬天裡華北土地上的老百姓不會再忍受飢餓了,他們第一次真正享受到了自己汗水的味道,當然,僅僅分田並不能真正解決糧食匱乏,畢竟這是冰河期的最高峰,這個冬天裡可是連太湖都能封凍的,真正解決北方糧食問題的,還是冀東和遼西等地的仙種,和去年的大豐收一樣,所有種植仙種的地區無不迎來第二次大豐收。
是那些畝產超過千斤甚至幾千斤的玉米和土豆,真正解決了北方土地上的飢餓。
當然,還有地瓜。
這東西同樣也已經在那些山區薄地大量種植。
至少原本行在控制區的核心遼西走廊和冀東,老百姓在這個冬天真正嚐到了溫飽的滋味,而遼東的前奴隸們,也同樣享受到了做自己主人的幸福,就連原本最缺乏糧食的登州等地,依靠著地瓜居然也能讓老百姓填飽肚子了。至於新佔領的廣袤區域,雖然受限於糧食產量,老百姓仍舊不可能真正實現溫飽,但至少餓死人這種事情不會出現了,甚至一些收成好的人家也能吃幾頓乾的,更重要的是他們現在有了希望。
他們有了自己的土地。
雖然這土地理論上是皇上的。
但這大明天下本來就都是皇上的,所有土地都是皇上的,這是一個最基本的認知,所以老百姓的大腦中自動省略了這個問題。
他們很快也將有仙種。
雖然據說畝產超過千斤的玉米恐怕不太保險了,因為據說這東西是太祖向神仙求的,只是用來給皇上應急的,如今皇上難關已經過去,太祖自然不能再為這種小東西,在天上去找那些神仙求來求去,神仙也要講面子的。太祖在地上是皇上,回到天上只是神仙中的一個,難道天天讓他為了你們在其他神仙那裡討要東西?作為大明子民,我們要有尊嚴!不過好在皇上已經在太祖幫助下,把仙種的凡間育種問題解決,新種子雖說趕不上仙種那樣恐怖的產量,但如果堅持好的育種方法,實際上也下降不了多少。
呃,這只是楊豐不想再往這邊弄雜交玉米種了。
接下來他要推廣非雜交的。
兩年時間裡已經讓他在山海關的育種田,獲得了大量這樣的種子,接下來渡過了最困難的日子後也該推廣這個了,事實上他也不可能給整個華北的農民供應雜交種子,小倩告訴他那會讓自己因能量耗盡而關機的。好在有土豆和地瓜這兩大殺器,玉米並不是至關重要的,實際上有地瓜一項就夠了,這年頭老百姓不挑食,能有東西填飽肚子,他們才不會管這東西營養價值呢,實際上地瓜的推廣正以一種堪稱兇猛的速度進行。
主要是太容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