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三大造船廠並不僅僅是造戰艦,其實更多的是造商用船隻。特別是最早的那個位於淡水的造船廠,現在已經不再建造戰艦了。其所造船隻,全部是商用船隻。
萬曆四十五年,也就是一六一七年,一年下來,臺灣三大造船廠所建造的商用船隻共計兩百艘。其中最小噸位也有三百噸,最大的達到了六百噸。總噸位更是達到了八萬六千噸。
五年下來,臺灣的海商及軍政府手中掌握的一百噸以上的船隻過千艘,總噸位達到了三十八萬噸。比整個東亞海域,大明,日本,朝鮮加上琉球的總和還要多。
正是龐大的海運能力,使得臺灣海商在東亞這片海域的貿易額佔了總量的八成。完全的將大明到日本,朝鮮,琉球三地的海洋貿易給霸佔了。當然,李旦那裡除外,不過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李旦其實已經被臺灣海商們接納為臺灣的一份子了。
這樣的格局下,大明的那些海商當然不樂意。但是他們在日本朝鮮航線上本來就沒有什麼作為,而且臺灣與大明之間的貿易的興盛,使得他們並沒有因此而陷入困頓。再加上臺灣海商在南洋方向上的貿易顯得不是很感興趣,而且臺灣同大明之間貿易的興盛,使得他們也沒有太多的怨言。
不過已經有不少人,已經看出來了,臺灣島海商的勢力遲早會探向南洋的,哪有商人能夠抵擋得住巨大利潤的誘惑的。
沒錯,其實在去年年底,臺灣的二十八家海商中就有人已經提出要開闢南洋貿易了。只是沒有得到蕭明乾和軍政府的回應,而且最初的十五家海商也沒有動作,才不了了之。不過,這樣的呼聲已經反映了臺灣島內商人們的意願了。
民間航運船隊的壯大使得臺灣島內的實力進一步的得到壯大。臺灣島內的鐵礦資源還行,但是煤炭資源實在不夠多。最早在蕭明乾三年前建立起第四座鋼鐵廠的時候,蕭明乾就有這樣的感受了。
沒辦法,蕭明乾只能將目光投向了大明。為了不引起大明的注意,他並沒有明著將勢力伸進大明內陸。他只是派了一個叫做餘遜的年輕人,帶了一些人回到徐州,買下了一座煤礦。大規模的開採煤炭。
正是在徐州的這個暗釘子存在的情況下,才能給支撐臺灣島每年八十萬噸的鋼鐵產量。不然,僅靠臺灣島的煤炭和從日本朝鮮等地的運來的那可憐的一點煤炭,鋼鐵總產量能有四十萬噸就已經是極限了。
其實,現在也已經到了極限了。徐州畢竟不是臺灣島的勢力範圍,根本沒辦法隨心所欲的開採煤礦。所以,蕭明乾已經打消了繼續提高鋼鐵產量的念頭。現在鋼鐵轉向了提高鋼鐵質量上來了。
五年來,蕭明乾從來都沒有放鬆改善鋼鐵質量。隨著鋼鐵質量的持續改善,再加上金屬模的初步實現,以及雙層炮管技術的成功,現在蕭明乾已經能夠將火炮口徑擴大到一百八十五毫米了。
並且現在蕭明乾已經開始著手嘗試建造膛線炮了,只是因為現有的水力機床實在是不夠好,建造效率和精度什麼的都非常的低,所以還無法大規模的引入膛線炮。不過,已經建造了幾門,試驗的效果還不錯。錐形炮彈的射擊進度,射程都比滑膛炮的球型炮彈要好得多。現在蕭明乾已經組織了一群年輕人,在他大伯蕭理成的帶領下,進行持續的攻關。
當然,在此基礎上,後裝的膛線燧發槍也被蕭明乾開發出來了,並且已經生產了兩萬多支。這些槍的射程和前裝槍比起來,相差不大。但是其射速,射擊精度比之前裝槍可是強太多了。
普通的前裝燧發槍,其射速最多也就每分鐘五發就已經是很了不起了,是那些訓練有素計程車兵才能給做到的。但是蕭明乾的火槍的射速已經達到了每分鐘十二發,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