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2部分

只待財政壓力消失,那麼經過長時間的積蓄的造船工業必然會爆發出難以想象的能量,讓所有的海洋上都飄揚著中華帝國的旗幟。

這一切的一切都還只是大型的基礎工業方面的成就,民間的那種投資小,收益快的工廠更是在各地是四處開花。

隨著基礎建設的推進,中原各地的交通的改善,五年內,近十萬家各類工廠在各地建立起來,而且因為經濟的快速上升,市場的快速膨脹,使得倒閉的工廠極少。

隨著這些工廠的建立,數以千萬計的勞動力被吸引到了工廠中來,有部分還徹底的脫離了土地,成為了真正的產業工人。

特別是長三角地區,廣州附近,因為其地理優勢,輕工業是飛速發展。這些地區的輕工業的規模已經全面超過了臺灣島,成為了整個中華帝國最大的工業區域。

雖然這些地方在繁華程度,百姓的富裕程度上,還無法同臺灣島相比,甚至都還比不上呂宋島的部分割槽域,但是這才五年不是嗎?再過十年看看,呂宋可能只能望塵莫及,而臺灣島恐怕也只能保持平齊。

……

五百三十七章遷都選擇和政策方向的轉變(第一更)

五百三十七章遷都選擇和政策方向的轉變(第一更)

一八六零年年初,整個臺北陷入了一種難過的氣氛當中。【全文字閱讀】因為在年初,帝國政府正式宣佈,將在十年後遷都南京。也就是說,五年後,臺北將不再是中華帝國的政治權利中心了。

這樣的訊息一經宣佈,整個臺北是譁然一片。很多百姓多次以遊行的方式請求蕭明乾取消遷都的決定。

但是所有的上層人物都知道,遷都是不可改變的了。中華帝國立國伊始,大家都知道,中華帝國的首都不可能一直坐落在臺灣這個小島之上,遷都是遲早的。

只是大家都以為蕭明乾會將首都遷到北京,沒想到最終會選擇在南京。

其實一開始蕭明乾也想將北京當做是首都的,但是一看中華帝國的地圖,大部分的領土都在南方。

北京可以說是個大陸政策的中心,而中華帝國如果不想失去對南洋,對澳洲,甚至是對太平洋,印度洋的控制,就不能選擇北京這個大陸政策中心。最終選來選去,蕭明乾選擇了南京。

雖然有人說選擇南京的王朝都些短命王朝,即使是大明朝也最終遷都北京了。

但那時因為以往的中國的政治都是南北政治,是陸地政治。而蕭明乾從來都不認為中華帝國的中心是在陸地上,廣闊的海洋才是中華帝國的舞臺。而坐落在太平洋西側的南京無疑是個最好的首都選擇。

臺北是哀傷一片,而南京則是歡騰不已。

五年的發展,已經讓大多數人忘記了大明朝,徹底的接受了中華帝國。

同時新式的教育方式也讓人們的國家認同有了極大的提升。這個時候,中華帝國即將遷都南京的訊息,讓整個南京的百姓是興奮不已。以至於一段時間內,興起了一股想要入住南京的風潮。

但是帝國政府迅速的阻止了這股風潮,宣佈南京即將進入大規模的改建,在十年內禁止搬入。

南京城裡的原有百姓,也被要求配合帝國的城市改建計劃,進行臨時性的搬遷。等到改造完畢之後,將會讓他們重新搬回來。當然在這十年的搬遷過程中,他們會得到極其豐厚的補償。

只是臨時性的搬遷,回來之後,將會得到三倍於原來的住房面積的住房,更有優厚的補償,傻子才不答應。

畢竟雖然中華帝國宣傳公民的財產不可侵犯,如果有人賴著不搬,理論上說帝國政府也拿他沒辦法。但是不要忘了,南京納入中華帝國的統治只不過五年時間,百姓們還沒有那麼強的個人權利意識。

自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