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0部分

生感慨。這之前的所有準備便是為了鄉試這一搏,一個讀書人能否擠進主流士林圈子便看這一次了。

假使不能中舉,便是之前再有才名也會隨時間漸漸淡出主流圈子。

由秀才到舉人,由舉人到進士,這算是科舉中最關鍵的兩步。

而前者的難度顯然要比後者大,如果能夠中舉,後面的路便會好走許多。

從水門進了杭州城,謝慎和兩名好友直接來到平安坊住下。

寧員外特地給大哥大嫂準備的宅子就在平安橋東,謝慎既然到了杭州,自然要在家中住下。至於王守文和謝丕自然死皮賴臉的的藉助在了謝家。

平安坊距離鄉試地點青雲街並不遠,貢院就建在青雲街北,那裡的房價實在誇張。雖然以謝慎的經濟實力也住的起,但為了少走幾步路就多花費那麼多冤枉錢實在不值得。

況且在平安坊的宅子住下還可以和大哥多敘敘話,大哥這一年多來一直在杭州府打理生意,兄弟相見的時間並不多,若是因此生分了就可惜了。

至於王守文和謝丕,自然也樂得熱鬧,不過免不了要約謝慎出去吃吃酒,對此謝慎也欣然應允。

備考的日子是平淡且枯燥的,每天就是翻看四書五經,朱子集註。再就是一天各寫一篇時文、策問、詩賦熱手。

鄉試很正規要考三場,從八月九號開考第一場,八月十二、八月十五再考接下來的兩場,考試的強度還是很大的。

第一場一般考四書五經,第二場考論判,第三場考策問。

以謝慎的經驗,考前做一些針對性的練習是十分有用的,至少可以讓腦子高速運轉。

當然適當的放鬆也不能少,而謝慎的放鬆方式便是和王守文、謝丕行酒令對對子。

卻說這一日謝慎約了兩名好友去杭州城有名的望仙樓吃酒,三人尋了一間靠窗的雅間坐下,隨意點了些酒菜。

王守文笑吟吟道:“慎賢弟真是好雅興啊,越是離鄉試鄰近越是輕鬆,看來這鄉試魁首已經被慎賢弟視如囊中之物了吧?”

謝慎翻了一記白眼道:“守文兄休要捧殺我,什麼鄉試魁首,能夠中舉我便滿足了。”

一旁的謝丕也是打趣道:“中舉是我和守文大哥的希冀,可慎大哥是一定要奪魁首的。”

謝慎無奈的搖了搖頭,酌了一口黃酒。

便在這時鄰桌也坐下了幾個讀書人,一坐下便高談闊論了起來。

聽口音他們應該是杭州本地人,無外乎就是錢塘、仁和兩縣的備考生員。

那頭戴黑色四方平定巾的一較年長者慷慨道:“幾位兄臺聽說了嗎,這次秋闈杜公子也要參加!”

“杜公子,哪個杜公子?”

一個身材如麻桿計程車子疑惑問道。

那年長士子翻了一記白眼道:“咱這杭州城中提起杜公子除了杜康杜大才子還能有誰?

“他?他不是上次鄉試棄考了嗎?”

“一次棄考難道就要次次棄考嗎?說不準是杜公子想明白了,決定投身舉業呢。”

“這個杜公子可是了不得啊。除了西畢東謝外,浙省文壇後起之秀也就是他了吧?”

“誰說不是呢,畢公子已經中舉自不必說,今科鄉試便看這餘姚謝慎和錢塘杜康誰人折桂奪魁了!”

“我看還是謝餘姚風頭更勁,這兩年來整個浙省都在風傳他有連中六元之相,倒是杜公子銷聲匿跡了太久誰知道還有幾成實力。”

“話可不能這麼說,再怎麼說杜公子也是我錢塘縣人,省城文脈又豈是區區鄉野之地可比的?”

聽到這裡,王守文猛的一拍桌案就要起身去與鄰桌理論,卻被謝慎一把拉住。

那鄰桌計程車子紛紛愣住側目向謝慎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