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下即“下”的字形。其中的短橫的原型是雨。“下”的上古音和“雨”一樣,同屬匣母魚部,兩詞為同源字關係。另外,“上”的同源字“尚”,甲骨文形體上為兩短橫,其下為,最下方則為“口”狀。其中“”指天空的穹隆狀,“尚”字上方的兩短橫和“上”字上方的一短橫之義相同,表示天空之上,“尚”的下方的“口”表示對天祈禱。
作為“爻”的原始層面的符號形式,當以“雨”的象形方式為藍本,當祭祀的雷神(雨)居於天上時,則以上兩短橫下一長橫(該形下文稱作A)表示,其中的長橫表示天,兩短橫表示雷神(雨),而雷神為雨下降時,則以上一長橫下兩短橫(該形下文稱作B)表示。如果把這兩個二畫符號卦和後來的三畫單卦的形義相聯絡的話,那麼“震”即“A”之形增,“艮”即“B”之形增,三畫單卦的“震”的形義仍是天之上有雷,而三畫單卦的“艮”的形義仍是天之下有雨。這樣,我們可以將“A”命名為原始的二畫單卦“震”,而“B”為原始的二畫單卦“艮”。
比較甲骨文“雨、上、下、尚”和二畫單卦“震、艮”,可以看到在表現雨在天之上即未下時和雨已降下時的一致的形體構造旨趣。當二畫單卦“震、艮”產生後,語言中就產生了“爻”這一詞,因為該兩卦描摹了有關“雨”的狀態。還需指出的是,二畫單卦“震、艮”源於圖畫性質的“雨”狀,而不是文字性質的“雨”狀(儘管兩者象形方面應是相似的),換言之,“爻”一詞在語言產生之時應在漢文字創造之前(如文字學家認為漢文字已有六千年的歷史)。
兩個二畫單卦“震、艮”的基本構件即一長橫和兩短橫,後又將一長橫疊成兩長橫,為原始的二畫單卦“=(該形下文稱作C)”(乾),兩短橫疊成原始的二畫單卦“==(該形下文稱作D)”(坤)。“乾”為天義,其原型是雷神,而“天”義用一長橫表示即可,可見“乾”用兩長橫表示“天”義為符號系統內部組合所致。同理,“坤”從形義上看只是雨狀,因地上之人求雨而雨降至地面,故以此形表示“地”義,當然其中也反映出在“—、--”這兩個構件原有的相關意義的基礎上融進了對立的性質。也就是說,在二畫和“—、--”兩構件形成的排列組合中產生了卦形“==”,而其卦名“坤”因對立的“乾”的確定而確定。由於“乾、坤”兩詞均直接產生於雷神燎祭的儀式本身,致使原始的四個二畫單卦源於雷神崇拜的整體性質得到強化。
再來看一下原始的四個二畫單卦中“震、艮”兩卦的卦名和卦象之間的關係。“震”卦的“雷”。《說文》:“震,劈歷振物者。”即“震”為“雷”的異名。而“艮”的篆書形體實為“見”的反書。分析“見、艮”兩詞的上古音,亦能看出兩者的同源關係。見,上古音見母元部。艮,上古音見母文部。兩者的語音演變過程為:
┌—→見kjan(上古音,顎化)
見kan(原始音)—┤
└—→艮kn(上古音,母音高化)
“艮”的卦形為下雨狀,卻不以“雨”為其卦名,這是因為已有從“雨”根詞中派生出來的“爻”作為四個二畫單卦的統稱。為了避復,則用雷神燎祭的求雨儀式中的一個行為片斷來命名,而卦名“艮”,表明經過燎祭雷神以達到下雨的效果,仍有一個觀望(即“艮”的本義“見”)是否真下雨的過程。另外,卦名“艮”和其卦象“山”,兩詞並不象“震:雷、乾:天、坤:地”之間本身就具有同義的關係。“艮”和“山”相聯絡,透露出雷神燎祭的儀式包括觀望(“見”),其地點就在山上的訊息。把燎祭雷神的儀式安排在山上,是因為原始人認為山頂較之平地離天更近,更容易和天上的雷神溝通。“嶽”的甲骨文構形便反映出這一情況,其字形義為在高山進行燎祭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