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張滅了楚國的,和白一弦的想法一樣,覺得留著楚國是個禍害。
而主張接受的,則覺得燕朝是禮儀之邦,人家楚國帶著誠意來投降,又帶了那麼海量的貢品,已經非常有誠意了。
所以得饒人處且饒人吧。
而且,他們還拿燕朝計程車兵來說話,說什麼若是一直持續戰爭的話,我國兵將,肯定也會多有傷亡。
百姓勞民傷財不說,還會痛失愛子、丈夫,孩子也會痛失父親。
若是接受楚國求和,既能得到好處,又能兵不血刃,不會讓那麼多的兵將傷亡。
這對國家百姓都是有好處的,相信兵將,百姓,也會萬分同意。
巴拉巴拉巴拉,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悲天憫人的說了一大堆。
好傢伙,白一弦都懷疑他們立地成佛,一個個都成為得道高僧了。
兩派為之爭執不休。
白一弦不屑的撇撇嘴,這些官員,一個個的就是鼠目寸光。
就只看到眼前的那點兒好處。
確切的來說,可能不是他們鼠目寸光,有可能,停戰對他們本身有好處。
其實在白一弦看來,這還有什麼好爭執的?
都已經打成這樣了,不直接滅了,還留著他們幹啥?
給他們喘息之機,再發展多年,然後對燕朝再造成危害嗎?
到時候,人家肯定也有炸藥了,燕朝的優勢都沒了。
而且,你丫的怎麼知道,楚國是帶著貢品來的?帶著誠意來的?
現在人還在城外沒有進來呢,你丫就知道了?
是你跟楚國有聯絡呢?還是楚國給你通風報信了呢?
白一弦越想越有可能,眼前局勢一目瞭然,楚國根本不敵燕朝,正好一鼓作氣的滅了丫的,那燕朝所得到的好處不是更多麼。
他們為官多年,難道就看不清這一點嗎?
必然不可能,一個個的都是老油子,精明的很,怎麼可能看不透。
照白一弦看著,肯定是楚國許給他們什麼好處了,不然這群老傢伙,不可能這麼不遺餘力的幫楚國說話。
但白一弦並未站出來加入戰局,就冷眼旁觀的看他們吵吵。
皇帝坐在高位上,看著下方的爭吵,不由輕哼了一聲。
轉眼看到白一弦嘴角的那一抹不屑。
他開口說道:“太子怎麼看?”
慕容楚立即站出來,說道:“父皇,兒子主張,戰。
此番局勢對我們大大有利,正好一鼓作氣,徹底殲滅之。
否則若是此次不把握機會,等他們休養生息幾十年,必然又會對我朝造成威脅。
到時候,我朝的優勢,可就不如這次這麼大了。”
白一弦不由給慕容楚點了個贊,要不說是自家兄弟呢,跟自己想的是一樣一樣兒的。
要是自己扶持的皇子,也懦弱無比,選擇和的話,日後等他登基,白一弦不得嘔死麼。
皇帝點點頭,說道:“太子言之有理。”
他又看著白一弦問道:“那依白卿之見呢?”
白一弦拍拍手,站起身來,說道:“回皇上,微臣支援太子的意見。
就像二十多年前,楚國大敗,我們燕朝給了他們機會,允許他們納貢求和。
可楚國卻不知感恩,狼子野心。
表面上對我朝恭恭敬敬,可實際上呢,卻暗中休養生息,發展實力。
待他們羽翼豐滿之後,便毫不猶豫的對我朝發動攻擊。
就看看這些年,他們在我朝明裡暗裡的做了多少齷齪的事情?
而此番,若不是我朝早有準備,他們突然進攻,我朝措手不及,必然會吃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