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往來,自然也不會拍馬屁。
他們說話都是直來直去,刻板高傲的很,一看就不是一類人。
等宴席結束之後,白一弦回了房間,這時候,有人來報,說李若章李大人來了。
白一弦有些不明白,有什麼事,白天都商議過了,晚上吃酒的時候該說的不該說的也都說了。
這宴席過後,他來找自己,是為了什麼?
白一弦一邊想,一邊迅速整理好衣服,去見了李若章。
白一弦千想萬想都沒有想到,這李若章,竟然是來給他送銀子的。
而且,送的不是別的銀子,正是這次朝廷下撥下來的治災銀兩。
其實李若章也不願意將到口的肥肉平白分給白一弦一份,只是一來,白一弦是皇帝派來的,二來,白一弦的辦法初見成效,推廣起來,徹底治理災情不難。
可以說,白一弦此番是首功。
最重要的是,朝廷下撥治災銀兩,那是誰都知道的事情。白一弦既然也負責此事,這治災的賬目,怕是就瞞不過他。
他自己把治災銀兩都侵吞了,白一弦卻什麼都沒得到,這難保白一弦心中不平衡。
萬一回京的時候,白一弦心中不忿,向皇帝告上一狀,那不就糟了嗎。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把白一弦也拉下馬,把治災銀兩也分他一部分。這樣一來,堵住了白一弦的口,大家一起發財,皆大歡喜。
所以,當李若章將銀子取出來,交給白一弦,並且極為委婉的表達這到底是什麼銀兩的時候,白一弦的表情是有些懵的。
白一弦雖然不是徹頭徹尾的古代人,但對於侵吞賑災款這件事,他是知道的。就算不知道,電視裡也整天演。
他有些不明白,自己到底哪一點讓這位李大人覺得,自己和他是一類人,都是貪官了?居然就這麼大刺刺的,明目張膽的給他送來了銀子?還是治災款?
其實是因為李若章將白一弦當成了‘自己人’。就是和他一個型別的人,反正他認為白一弦絕對不是什麼清官。
加上害怕他得不到好處,向皇帝告密,所以才會這麼做。
李若章見白一弦不說話,只道是他年輕,經不住事,於是便不吝賜教的提點道:“白大人,其實本官也明白你的想法和顧慮。
畢竟本官也曾經年輕過,也有過滿腔的抱負,要報效朝廷,努力為官,為百姓辦事,讓百姓安居樂業。
可現在啊,都是,都是我這樣的。等為官久了就知道,什麼抱負,什麼理想,統統不值一提,那都是些屁,都不如真金白銀來的實在。
我們自己都活不下去了,哪裡還能顧得上百姓。對不對?我們當官不為了享受,那還當什麼官呢?只有我們活的自在了,才有閒心為百姓辦事。
再說了,我們拿了銀子,也可以替百姓辦事兒啊,這並不衝突。甚至,我們有了銀子,一時高興,就拿我們的銀子,去救濟百姓,也是可以的嘛。
還能為我們自己博取一個好名聲,何樂而不為呢?你說對不對,白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