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講過,光復舊物,重建大遼帝國是耶律大石與其臣下最為嚮往的光榮事業。於是在兵不血刃而歸併東部喀喇汗王朝的當年(1134年)三月,耶律大石以六院司大王蕭斡裡刺為兵馬都元帥,敵刺部前同知樞密院事蕭查刺阿不為副元帥,茶赤刺部禿魯耶律燕山為都部署,護衛耶律鐵哥為都監,率領七萬騎兵東徵大金國。出征部隊舉行誓師大會,以青牛白馬祭天,樹立旗幟。耶律大石對戰士說:&ldo;我大遼自太祖、太宗艱難而成帝業,其後嗣君耽樂無厭,不恤國政,盜賊蜂起,天下土崩。朕率爾眾,遠至朔漠,期復大業,以光中興。此非朕與爾世居之地!&rdo;他對元帥蕭斡裡刺說:&ldo;今汝其往,信賞必罰,與士卒同甘苦,擇善水草立營,量敵而進,毋自取禍敗也!&rdo;這些領軍作戰的原則是很重要的,是耶律大石軍事經驗的總結。但是東徵部隊行程萬裡,無所得,牛馬多死,勒兵而還。耶律大石說:&ldo;皇天弗順,數也!&rdo;西遼的這次東徵,雖然半途勒兵而還,但已引起金朝的注意。金熙宗繼位後,命粘罕征伐西遼。金軍進入沙漠後,被西遼潛伏在沙漠的部隊反覆交攻,共三晝夜,勝負未分。但是金軍糧草斷絕,人馬凍死很多。副將外家得本契丹人,得知父兄妻子都在西遼軍中,率部下數千騎起事。金軍內亂,在西遼軍隊的夾擊下,粘罕大敗而歸。這一事件當在1135年或1136年。
?西遼王朝在西方的擴充套件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在東方也擊退了金軍的進犯,王朝的疆域進一步擴大和鞏固。在經濟上,根據穆斯林史籍的記載,西遼王朝對其歸併的地域的城鄉居民的所有權沒有做任何改變,特別是耕地,仍歸居民耕種,也就是說沒有發生過歷史上遊牧民族征服者慣用的&ldo;毀耕為牧&rdo;的&ldo;圈地&rdo;。居民交很輕的稅,每戶納一個狄納爾。不久,百姓興旺,牲畜肥壯。在政治上,西遼王朝對歸屬他的國王讓他們繼續統治本土,發給他們一塊銀牌做為歸順的標誌;西遼政府滿足於徵收一小筆年貢和把一名沙黑納派駐在那裡。這些附庸國王一般都受到菊兒汗的禮遇。因此西遼王朝的整個社會安定,&ldo;軍勢日盛,銳氣日倍&rdo;。
?1137年西遼王朝又開始了第二階段的向外擴充套件。它首先進入費爾幹納谷地,在這裡大概沒有遇上什麼抵抗;繼續向西推進,到達忽氈。在這裡遇上西部喀喇汗王朝馬赫穆德汗的抵抗。兩軍交戰,喀喇汗王朝軍隊被擊潰,馬赫穆德汗逃回首都撒馬爾罕。&ldo;事件嚴重地震驚了它的居民,恐慌和沮喪加重,單等著早上或晚上災難[的降臨]。布哈拉和河中其他城的居民也是這樣。&rdo;然而西遼軍隊卻沒有乘勝前進,而是停下來鞏固他們新佔領的陣地,等待更好的戰機。1141年在河中地區又爆發了喀喇汗王朝與作為王朝軍事力量的主要組成部分的葛邏祿人之間的經常性衝突。喀喇汗王朝馬赫穆德汗向自己的宗主塞爾柱突厥人蘇丹桑賈爾求援。在此之前,馬赫穆德汗被西遼軍隊打敗逃回撒馬爾罕後,便向蘇丹桑賈爾派出使臣求援,說穆斯林遇上了災難,鼓動他保衛穆斯林。呼羅珊、西吉斯坦、伽茲納,馬贊蘭德和古爾的國王們都帶兵加入了蘇丹的部隊。桑賈爾集中了十萬多騎兵,僅軍事檢閱就用了六個月的時間,於1141年7月渡過阿姆河。當他聽到馬赫穆德汗關於葛邏祿人的訴說後,便向葛邏祿人進攻。
?葛邏祿人也派人向菊兒汗耶律大石求援。耶律大石給桑賈爾寫信,為葛邏祿說情,請他原諒他們。不可一世的桑賈爾不但沒有接受說情,反而要耶律大石接受伊斯蘭教,否則就要武力解決。耶律大石下令進軍,他率領由突厥人、漢人和契丹人組成的軍隊在撒馬爾罕以北的卡特萬與敵相遇。耶律大石察看了地形,叫軍隊靠達爾加姆狹谷立營。他告訴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