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4頁

這些天來,始終不願意麵對南征傷亡慘重這個事實的陳季常,當著楊修義的面,還是將這個話說了出來,其中不乏提醒楊修義日後在雲南為官,要小心謹慎,千萬不能像自己一樣,大意失荊州。

楊修義也沒有想到南征之戰,死傷會這樣大,漸漸融入晉軍的他,自然明白,即使是在面對女真鐵騎的時候,長安一戰也沒有死傷這麼多的人,卻不料看似簡單的南征居然會這麼慘烈。收起心中原有的幾分輕視,楊修義沉重的說道:&ldo;逝者已逝,元帥節哀,主公已經下令,要我等在蒼山之下,勒石銘功,我看,倒不如就修一個江山永固碑,將戰士們埋葬於此,一來,可以慰藉他們的在天之靈,二來,也能時刻提醒那些蠻人,不要忘了蒼山激戰!&rdo;

楊修義的話,立即迎來了軍中諸將的無比歡迎,尤其是貿然發動大理城攻奪戰的李好義,心懷慚愧的他,知道南征一戰,死傷會這樣慘重,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大理城下的那一戰,因此,一直以來,他都想著為死難的將士們做些什麼,恰好,楊修義的話,給了他一些提醒。

看著陳季常,李好義哽咽著聲音說道:&ldo;元帥,楊大人所言在理,我看,這件事倒不如就讓末將去負責吧!&rdo;

陳季常自然清楚李好義的心思,這些天來,他一直都對李好義冷處理著,就是想給他一個教訓,好讓他明白戰爭無小事,一著不慎,死傷就是無數,現在倒也覺得,罰也罰夠了,是該給李好義一個將功補過的機會了。

&ldo;既然你有這個心思,那麼這件事,你就去負責,我沒有多的要求,只要這座江山永固碑,真正的成為鎮住我雲南的一塊基石,千百年之後,無論是誰,敢懷有異心,那麼就讓這座江山永固碑告訴他反叛的代價吧!&rdo;陳季常臉色一冷,語氣之中,滿滿的都是殺意。

強烈的殺氣,讓楊修義心中一顫,此時此刻,他才發現,自己有些小瞧這個在晉軍之中,威望僅次於顧同的人物了。

瞬間,楊修義對於陳季常,也越加的敬畏了,當然,這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並無半分的強迫在其中。

酒宴完畢,陳季常與諸將還有楊修義進入軍營,又商討了一番關於安定大理後續事宜的事情,言談之中,收穫卻也頗多。

尤其是楊修義,按著來之前顧同提供的幾個思路,提出來要將雲南地區進一步靠近中央王朝,要加緊對於雲南地區的治理,而且,開啟&l;茶馬互市&r;,將雲南與巴蜀緊密連線起來,並且透過商業,不斷向緬甸、安南、等地區滲透,迫使這些地方,增強對雲南地區的依賴性,從而到達不戰而勝的目的。

楊修義的話,讓本來打算一路南下,直接陳兵中南半島,滅安南等國的軍中諸將,也收起了原有的心思。楊修義的話,十分在理,對付這些蠻夷之國,武力震懾加經濟控制,才是王道,一味的用兵,不僅會增加己方的壓力,同時,也有可能導致當地土著的反抗,就算是打下來,恐怕也難以有效治理。

最後,陳季常大手一揮,同意了楊修義的建議,他清楚,楊修義的話,定然有顧同的意思在裡面,設定行省,茶馬互市,三權分立,恐怕這些都是顧同的一個嘗試,有了雲南行省,巴蜀、三晉、關隴諸地,難道還會沿用宋金兩國的舊制?

陳季常現在才發現,原來自己南征的這段時間之中,遠在長安城中的顧同,卻已經著手佈局,為改製做準備了。

只是這樣急沖沖的就改變舊制,難道就不怕引來南宋朝廷更大的敵對聲音嗎?

瞬時之間,陳季常便為長安城中的顧同開始擔心…

越擔心,陳季常就越明白雲南這一步棋的重要性,如果雲南模式成功的話,那麼在其他地方推行行省制,發展貿易,進行官制改革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