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江府、華亭縣。
府衙之中,王守仁點著清丈土地後重新繪製的魚鱗圖冊給知府趙吉彙報道:“惠之兄,全縣清丈後的土地,增加了兩萬畝。其中有一萬五千畝是本地縉紳退還。還有五千畝是無主之地。某準備將這兩萬畝土地重新均分給無地佃農。”
趙吉一邊捋著鬍鬚一邊和聲道:“哈哈,守仁你做的很好。不過這件事情急不得。”
王守仁大惑不解道:“為什麼?既然土地已經重新清丈,也已經繪製好了魚鱗圖冊,為什麼還要等?”
在王守仁看來,推行新政的目的不就是為了百姓謀福祉嗎?
如果重新清丈了土地,卻不能歸還於民,那還有什麼意義?
“守仁啊,華亭縣雖然是新政試點,可這決策之權畢竟還在朝廷。依為兄之見,守仁不妨寫一份奏疏送到京師去,由朝廷決斷。等到朝廷的意見下來了,守仁再依照執行即可。”
王守仁聽到這裡神色一黯。
“知道了。”
雖然他是欽差,但說到底不過是朝廷派往松江府的一個執行人。具體朝廷要怎麼做,他是隻有建議權,沒有決策權的。
“守仁也不需太過抑鬱,依為兄之見,朝廷還是會將這些田地分給華亭縣百姓的。”
王守仁點了點頭道:“希望如此。至於那改制商稅一事,惠之兄以為如何?”
王守仁早就把商稅改制的具體方案交給了趙吉,希望趙知府可以給出一些意見。
趙吉捻了捻鬍鬚道:“守仁的這法子確實不錯。按照商賈盈利所得,分段收稅。這樣掙得少的商賈少交稅,掙得多的商賈多交稅。再也不會出現朝廷收不上稅的窘狀。那些賺的少的商賈也不會抱怨。”
“某哪裡能想出這麼好的辦法。其實這是小閣老想出來的。”
王守仁倒是沒有居功,如實說道。
“哦?這竟然是小閣老的意思?”趙吉微微頜首道:“都說小閣老是鬼才,今日為兄算是明白了。”
王守仁嘿然笑道:“這還不算什麼,若是換了旁人,哪個有給商賈辦廠的魄力。那些和織造局合作的皇商,其實被盤剝的很厲害,真正到手的利沒有多少。如果遇到了意外,這損失還得他們自己擔著。現在他們能夠自己辦廠,所得除了交稅全進了自己腰包,主動性肯定高了不少。”
“是啊,小閣老這是一出連環計啊。”
趙吉由衷的佩服起謝慎來。
雖然與這位年紀輕輕就當上大學士的小閣老素未蒙面,但他卻看出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
“聽說京師宛平縣也開始推行新政,若真是如此,恐怕新政在大明兩京十三省全面推行有望了。”
“希望如此吧。”
王守仁攥緊了拳頭道:“不破不立,大明染了頑疾,也只有刮骨療毒能治好了。”
。。。。。。
。。。。。。(未完待續。。)
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家織造廠(上)
不得不說讓王守仁來做推行新政的急先鋒是一件冒險的事情。
以他的個性,勢必會快刀斬亂麻。如果遇到縉紳鐵心對抗,其實很容易形成僵局。
但謝慎還是決定賭上一賭,一來推行新政的人一定要是他信任的。眼下除了王守仁似乎沒有更合適的人選。
二來,他就是要讓王守仁殺雞儆猴,做給那些縉紳看。要是開明一些,遵奉新政的自然好酒好茶的招待著。如果陽奉陰違,處處與新政作對,那麼等著他們的必定是嚴厲的懲處。
在鐵面無私這一點上,王守仁雖然比不上海瑞,但也是不予多讓了。
當然,欽差這個身份還是對他助力良多。如果沒有這層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