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幹辦、李虞侯卻未得安排,兩個焦躁道:“我兩個如何上山去?”
盧俊義斜睨了兩個一眼,拱手問陳太尉道:“不知這兩位何人?看架子倒是比陳太尉還大。”
陳太尉尷尬一笑道:“兩位乃是蔡太師、高太尉府下張幹辦、李虞侯。”
盧俊義聞言冷冷說道:“兩個門下小吏,不知身已多大,裝煞臭麼。我等只得言語,迎接陳太尉,你兩個要上山,便自走上去,不上便就在這裡等著!”說罷不理會兩個,引著陳太尉轎子便走。兩個男女心頭大怒,但卻無法,只得跟在後面,一路步行上山去了。(未完待續。)
第十九章得上山頭耀武功 操演軍馬現真身
話說陳太尉坐了軟轎上山,離了那鴨嘴灘水寨,只見一路上雄壯軍卒排布定,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到得三關前,只見三關雄壯,宛似銅牆鐵壁,宛子城上,軍健密密層層裡列定,旌旗蔽天,肅殺之氣沖天而起。
陳太尉看得心驚,心頭暗想:“難怪這梁山強寇能累敗天兵,如此威勢,左近州縣之兵,皆不如也。”
進了宛子城,只見那裡一片演武校場上,一杆替天行道杏黃大旗下,白蓮幡旗上書:“替天行道”幾個大字。便在旗下,排定上萬軍馬方陣,都齊齊整整列在道旁。皆人人披甲執銳,馬甲環具,刀槍如林,旌旗蔽天。
陡然見得如此多的人馬時,陳太尉、張幹辦、李虞侯三個驚恐萬狀,卻見黃文炳笑著說道:“三位在此稍後,適逢我梁山操演軍馬,便且看一回。”盧俊義等人則笑著去了,各自回去披掛了,轉回軍陣內。
陳太尉正驚疑不定時,只聽三聲炮響,只見當先約有五百驃騎馬軍呼嘯出陣而來,都戴青包巾,各穿細鱗甲,馬上盡系著紅纓,後插一把雉尾,都是釧銀細杆長槍,輕弓短箭,腰間都跨了一柄長長的彎刀。這一彪騎兵,難得的都是一般高矮,馬匹也是一般高矮,人人長槍指天,呼嘯而來,陣型絲毫不亂,殺氣滿天。
為首馬上來的將軍怎生打扮?但見:槍橫鴉角,刀插蛇皮,銷金的巾幘佛頭青,挑繡戰袍鸚哥綠。腰繫絨宨真紫色,足穿氣軟香皮。雕鞍後對懸錦袋,內藏打將的石頭;戰馬邊緊掛銅鈴,後插招風的雉尾。驃騎將軍沒羽箭,張清哨路最當先。
號旗上寫得分明:驃騎兵驍將頭領“沒羽箭”張清。左有龔旺,右有丁得孫,直衝到陳太尉等人面前,相離不遠,只隔百十步。
陳太尉等大驚失色,便在此時,只聽得一聲唿哨,那五百騎一起勒定戰馬,並無參差,再一聲呼哨,一起勒轉戰馬,緩緩而退,當真是進退宛如一人。
黃文炳笑著說道:“太尉莫慌,此乃我梁山一隊驃騎兵,人人皆是輕騎長槍,此部作戰勇猛,視死如歸。去歲三千騎兵破四萬濟州官軍的便是此部。”
陳太尉面色大變,急問道:“此來乃是降旨招安,何故如此炫耀武功?”
黃文炳笑而不語,便在此時,又聽三聲炮響,一隊軍馬又聞聲而動。
東一路也是約五百騎兵呼嘯而至,當先軍旗展開,卻是紅底旗幟,其上繡了一隻飛黃雲龍。這隊騎兵,皆是錚亮板甲掩胸,頭戴鳳翅盔,面罩鬼面具,人人手持四尺彎刀,護身圓盾,馬鞍上還有強弓硬弩安放。胯下駿馬皆高頭大馬,身披環甲具,一般的只露出一雙眼睛與四蹄來。
這隊騎軍遠觀未實,近看分明,那把旗招展動處,紅旗中湧出一員大將,怎生結束,但見:擐甲披袍出戰場,手中拈著兩條槍。雕弓鸞鳳壺中插,寶劍沙魚鞘內藏。束霧衣飄黃錦帶,騰空馬頓紫絲韁。號旗上書寫分明:龍騎兵彪將頭領“雙槍將”董平。
這隊騎兵,宛似銅牆鐵壁般而來,奔至近處後,覺得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