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火炮廠就是奔著年產八千門大炮去的;還有一家年生產規模千架的飛機制造廠;一家千輛坦克的坦克工廠。這些工廠的規模都相當龐大,佔地面積都是按千畝算的,其中即便是規模最小的火炮工廠,建城後也有三千名工人。現在廠子雖然都還沒有建好,但是工人們都已經進行培訓中了,大多數是新從學校畢業的中小學生,學習能力還算不錯,廠子投產後大概都能很快勝任崗位。
武器生產能力在加緊擴大,使用武器的人更是要重視。
現在塞北加上新擴張的山西甘肅共有四千五百萬人口,其中可用適齡兵員儲備至少有兩百萬,趙書禮要求新兵營在半年內至少要訓練出一百萬人出來。這是一個不小的考驗,雖然現在塞北新建了數十家大型新兵訓練營,每個軍營都能容納五萬人以上,但是建兵營容易,找訓練士兵的教官可不容易,第一是沒有人願意放棄軍職,跑去訓練什麼新兵,第二是現在軍中也缺合格的軍官,新收編的晉軍中,相當多的軍官都是不合格的,一個個還在軍校中苦熬呢。就是塞北軍,重建的第三軍中,也是大量缺軍官,就是他們現在在任的那些軍官,大多也都是剛從軍校中出來,沒見識過戰爭的不在少數。為此只能想辦法,最後窮折騰之下,採取了讓現役軍官,輪換著進入新兵營幫忙練兵的方式。
這是內部,在外部,除了主要結好東北軍外,跟其他勢力的關係也在緩和中。
對老蔣,趙書禮始終是愛恨參半,愛是因為現在中國的局勢除了他,沒有其他人能攏得到一塊去,一旦蔣價石倒臺,中國現在的局勢勢必沒法收拾,別看他的軍隊未必就打得過趙書禮的軍隊,但是他能做的趙書禮未必就能做的,這就是長期把持中央的資本。
因此雖然在山西問題上,跟蔣價石有些齟齬,甚至雙方沒少打嘴戰。但真正發展到兵戎相向可能性倒是不大,因為大戰後的中央軍也需要休整,這次中原大戰不但是東北軍收攏了大批軍閥部隊,中央軍也吸納了不少雜牌軍,需要整編重組。
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趙書禮跟張學良結拜一事讓蔣價石頗為顧慮。
他也跟很多人結拜過,按說不該對這種結拜太過迷信,他之所以顧慮倒是另有一番緣由。
趙書禮當初跟張學良祭天,結拜的整個過程都悄悄用攝像機膠片記錄了下來。並且在他回到塞北後,讓人複製了十幾份,寄到上海北京南京等大城市去放映,又向報界公開了跟張學良那段頗為公忠體國的結拜誓詞,最後祭天的僭越行為雖然受到了一致的批評苛責,但是這誓詞倒是讓不少人叫好。
這樣大張旗鼓煞有介事的結拜,一下子又把蔣價石弄懵了,他蔣價石跟人結拜的時候,不過是派個人把自己的身份名帖送過去,雙方交換了帖子就算兄弟了,連面都不用見。而趙書禮跟張學良的結拜卻搞得這樣盛大,甚至趙書禮親自到了張學良的地盤上去,這讓蔣價石十分不解,難道他們玩真的?加上此前數次他對塞北軍的誤判,讓他對趙書禮這個人的行為方式十分摸不透,因此就更加小心翼翼了。
再加上塞北軍始終沒有公開表明脫離中央的態度,名義上塞北軍還是國府的第五集團軍,【三民堂】堂部也在塞北設立沒有取消,三民堂整治分會雖然在其他地區取消了,但是在塞北依然存在,並且名義上還是塞北的最高權力中心,而趙書禮是這個分會會長。當然這是不打的理由,要打也能找到一大堆理由,比如塞北自作主張的把熱察綏寧四省合併為塞北省,比如趙書禮私自宣佈成立塞北邊防軍總司令公署管轄北方數省。還比如塞北的各項法律也跟中央不同,儘管他們沒有用法律這個敏感的詞彙,只用行政條例來替代,可實質上是一回事,就看要不要較真了。而較不較真是要看形勢的,這就是政治!
除了用結拜威懾蔣價石外,趙書禮還做了幾件妥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