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3部分

“下午學生兩點半放學後,讓他們一起到田裡頭學學?”

鄉村學校上午8點半開始,下午兩點半放學,這是學校的規矩,按照專區教育處的規定,學生在中午在學校吃飯,那頓被命名為“愛心營養餐”午飯的開支都是由邯彰商界捐款提供,不過現在因為資金問題,僅限於位於城市中的中學實施,而合作社學校推行“愛心營養餐”則是教育處對合作社的一種支援,而這筆捐款更多是來自己公司的“指定捐款……”

用溫熱的井水洗著臉,於培林一抬頭看著趙錢勤說道:

“你可得想清楚,若是這棉花沒種好,到了棉收的時候收不著棉花,到那時,這趙莊89戶人家,可就……”

猛的用涼水洗一把臉,趙錢勤在涼水中讓自己冷靜下來o

“我知道……”

他之所以能說服89戶社員,不單是因為他拿出的1000塊錢作押金,更重要的是良種,現在眼瞧著夏收在即,當初那些加入專區合作社的農戶,心不甘情不願的種起的麥子,長勢極好,單就看那麥田、麥穗,這些莊戶便差不多能估出產量來,自然的隨著眼紅,而為了說服社員種夏棉種,他拍著胸脯保證,到秋種時,一定能拿著小麥良種。

小麥良種,這是“誘惑”村民加入合作社的原因之一,因為在“小麥良種”有限的這一小道訊息於社會上流行的同時,趙莊合作社卻宣稱“入社社員可以得到足夠的良種……”,這麼做也純屬無奈之舉,畢竟,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加入合作社,但所有人都希望今天能夠拿到“良種”。

“可,先生……”

提及先生,趙錢勤的視線朝著邯鄲的方向看去,這棉花種植是專員交待的任務之一。

“先生在看著這裡,我相信先生,這麼做自然有他的考量!”

當趙錢勤提及先生時,遠在上百公里外的邯鄲城內,那棟用城隍廟改建的專員公署內,同樣的爭論,並沒有停止下來,這裡的爭論聲,實際從來都沒有停止。

“推廣良種,則是提升農民生活水平的根本,今年秋種,專區將全面推廣小麥良種,小麥因其市場廣泛,價格較其它雜糧高,因此農民將其視為商品經濟作物,大都將小麥作為出售,變錢作物,很少吃甚至不吃,而以小米、高梁、玉米之類的雜糧為主,而造成這種原因的則是因為小麥產量最低,以專區和相應的農業機構調查,河北、山東、河南三省小麥、高梁、玉米、大麥、水稻的平均畝產量,分別為135斤、144斤、143f於、161斤、143f於和284個小麥為副產量最低,而根據今年農技所的推算,在農業合作社的13萬戶社員所種植的新型良種小麥中,因新式堆肥的使用以及灌溉的保障,他們所種植良種小麥畝產量超過400個而這意味著,其家庭收入將增加數倍,這將造成一種什麼情況呢?”

面帶著微笑,管明棠把玩著手中的鋼筆,看著面前當初就專區農業合作社的那種強制入社而頗有微詞的錢天鶴,現在事實已經證明了一切。

“專員,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去年合作社成立時,在農村大多數地主、富農都加以牴觸,而各鄉為完成任務,透過地主迫使大量貧農以及僱農加入合作社,所以,今年的良種高產,將直接導致農村貧困家庭受益,這……”

目光微詫,錢天鶴看著專員時,他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去年針對這一情況說的那句“不用擔心,明年有他們後悔的時候!”這一切都在專員的“算計”之中,就像所有的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似的。

“十二縣中,貧農戶均佔有土地最多的縣是u。45畝,最少的是7。58畝,人均最高為2。3畝,人均最少為l。74畝,而僱農中,戶均最多為3。18畝,最少為l。9畝,人均最高為l。8l畝,最少為o。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