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渾身發冷,不愧是做大事的四皇子殿下啊。
*****
婚禮越是盛大,需要準備的事情就越多,文武侯府上下忙得團團轉。
恰好在此時,外出增長見聞陪同妻子外祖去書院結交年輕學子的王端淳捎了一封信回來,尹嘉穎有喜了,因為孕期反應太大,王端淳便讓尹嘉穎在外祖家待產。
王譯信和蔣氏忙回信表示贊同,並讓人押著補品等東西趕去照料有孕的尹嘉穎。
如此一來,籌備工作是指望不上尹嘉穎了,所有的事情都壓在蔣氏和王譯信身上,蔣大勇曉得後,大手一揮,蔣家全員動員,要人給人,要錢給錢。
只是蔣家人雖是熱情,但蔣家崛起於草莽,對規矩禮儀瞭解不深,遠遠跟不上王譯信的思路。
一般勳貴人家的婚禮蔣家還能應付,王譯信一心想給女兒一個特別的婚禮,就連經過王家十幾年薰陶的蔣氏都有許多地方都弄不明白,蔣家人也只能敲敲邊鼓。
王譯信不想讓任何外人插手婚禮。
寧可他累死,也要風風光光的送王芷瑤出嫁,這是他虧欠女兒的。
於是,王譯信在朝廷上和同僚們爭,迎接太后娘娘發起的一波又一波惡意的刁難,回到家,他還要為女兒的親事操心。
他整個人瘦了一圈。
蔣氏看著心疼極了,王譯信還總說沒事,沒事。
“瑤兒。”
“娘有事?”
王芷瑤放下手中的繡品,親自繡嫁衣是不用指望了,在嬤嬤的指導下,她覺得自己的繡工還是能拯救一下的。
刺繡雖然枯燥,但一針一線給三少繡個荷包,王芷瑤很有成就感,為此哪怕手指頭被扎破了,她也不覺得疼。
以前她笑過為愛痴狂的女子,如今她為心上人做一點點事後感覺很甜蜜。
她不僅要學刺繡,還跟著廚娘學了幾招特色菜,便是做得不夠好,自己親手做給三少吃的菜色意義不同。
上次做得蜜汁雞翅,三少都吃了呢。
“你爹讓我先把菜譜給你,他寫了半宿。”
蔣氏把薄薄的書卷遞給王芷瑤,見王芷瑤迫不及待的翻看菜譜,絲毫沒有關心王譯信熬夜寫祖傳菜譜的勞累,蔣氏面色微微變了變,試探著問:“下次再做菜的話,能不能也給娘和你爹留點?我們也想試試瑤兒的手藝。”
“我做得不好,等練好了再孝順爹孃。”
全心關注看著王傢俬房菜的王芷瑤顯然沒聽出蔣氏的言外之意,王譯信見她同廚娘學做菜後,主動說王家有祖傳的菜譜,回頭謄寫一份給她。
經過王譯信解說她才明白,原來小姐下廚做菜並不丟人,每一個士族都有不傳外人的私房菜。
士族女郎下廚是情趣,平民百姓之家的姑娘整日圍著鍋臺轉是生計所迫。
“瑤兒不覺得四爺瘦了?”
“爹政務繁忙,坐穩吏部尚書的位置,爹必然得付出辛勞,熬過這一陣,誰也不能再把爹排擠走,爹重新整理吏制的想法總能實現的。”王芷瑤略覺得不對勁,從菜譜上抬眼,“娘一定是心疼爹了吧。”
“他是為你才會瘦,你給顧三少做吃食時,能不能給你爹點,娘不缺這口吃的,看他……娘心疼。”
蔣氏嘆息:“你爹不讓我說的,他為你做了太多,你就沒一點心嗎?”
王芷瑤愣了一會,淡淡的說道:“是我錯了,多謝您的提醒,下次我單獨給他熬補品。”
“瑤兒……”
“熬補品我最熟練了,絕不會吃壞肚子。擇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吧,您先坐著,我這就去。”
王芷瑤快步出門,傷心嗎?已經習慣了。
“夫人您不該說七小姐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