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討生計很是不容易,哥哥即將報名參加鄉試,直到現在母親還不肯認下兄長,本以為殷家能有出息,誰知……他們竟然是一夥騙子,可嘆哥哥的滿腹才華就要被出身耽擱了。”
王芷璇摸了摸眼淚,嗚咽道:“可是除了認命外,哪還有別的辦法?”
王大爺惋惜的說道:“殷家翻案無果,定然會影響你們的前程,我有心疼惜你們也得問過老四的意思,畢竟老四才是你們的生身之父。”
“我爹?”王芷璇紅腫的臉龐平添了幾分的哀怨,喃喃的道:“他如果心裡有我和哥哥就好了……不……”
王芷璇搖頭道:“不是,我不能嫉妒七妹妹,不能。”
說罷,王芷璇扭頭紅著眼圈落荒而逃,她纖細的背影讓人看著傷心。
是人都有嫉妒心,尤其是最近王譯信幾次三番的去尋王芷瑤,對王芷璇可謂不聞不問。
“母親,璇姐兒既然不得老四的心,不如……”王大爺主動道:“不如把她和瀚哥兒放到兄弟們的名下。”
文氏最近被王芷璇哄得心逗偏向了她。蔣家又太不留情面,文氏背後沒少罵蔣家,“你是說出繼?”
“庶子庶女出繼抬抬身份在旁人家也是有的。”王大爺見文氏有點心動,再添上了一把柴火。“說一千道一萬,四弟妹之所以同四弟鬧彆扭,還不是因為殷姨娘母子三人?還不是因為璇姐兒和瀚哥長得太好,讓四弟妹心裡犯了嘀咕?旁人家的庶出大多養得唯唯諾諾,自卑得很,可您看看瀚哥兒,才學極好不說,品貌也不弱於淳哥,璇姐兒就更不用說了,絕色之容。才情極高,有他們兩個在,哪裡顯得出旁人去?”
“母親想一想,如果他們兄妹不在四弟名下,四弟妹心裡想著四弟。沒準就回心轉意了,只要四弟妹不同四弟鬧彆扭,兩人日子過得和美,您也更能放心四弟。王家也不至於一個貴胄姻親都沒有。”
王大爺口若蓮花,滔滔不絕分析著得失,他曉得文氏最想要什麼,“如今西寧侯府今非昔比。西寧侯前些日子領兵出征的盛況您不是不知道,十萬雄兵說給他就給他了,皇上甚至親自登臺拜將,賞賜西寧侯先斬後奏的尚方寶劍,皇上對西寧侯恩寵有加,那些草寇就算是兒子統兵都打得贏。不管西寧侯的出身如何,西寧候在疆場上可是從沒輸過,別人打不下來的城池,他能打下來,他可是國朝有名的副將。”
文氏咂嘴。寧可相信蔣大勇走了狗屎運,不敗由天幸,她也不願意相信蔣大勇有真本事。
“可是把他們兄弟出繼,老四怎麼辦?”文氏還是最疼王譯信的。
“他哄好四弟妹,又有嫡子嫡女,日子過得不曉得有多舒心呢。至於殷姨娘……她本是官奴,又鬧過不好的訊息,找個地方讓她榮養也就是了,她不再四弟妹面前礙眼更好。萬一將來璇姐兒和瀚哥兒得意了,又怎能忘記生身父母?他們孝順四弟,旁人也會只會讚歎一句他們不忘本。淳哥兒拜師尹大人,得師傅師兄相助,科舉不需要擔心,只可惜了瀚哥兒,有個尷尬的身份……母親,瀚哥兒是你一手帶大的,您就不心疼他?”
“如果殷家能平反昭雪,兒子自然不會說這樣的話,可眼下……兒子不忍心看到瀚哥兒被耽擱了。”
文氏的確養大了瀚哥兒,同王芷璇一直在殷姨娘身邊不同,王端瀚從出生就被文氏抱走了,除了因為他長得像王譯信外,更因為文氏怕蔣氏害了王端瀚。
以前他們祖孫關係是極好的,文氏也把王端瀚當作最有出息的孫子看待。
後來因為蔣氏鬧事,破門而出,一波接著一波的波折,文氏對王端瀚才冷淡了下來。
文氏道:“出繼的事情非同小可,你容我再想一想。”
“母親,出繼他們兄妹是兩全其美的辦法,您真心盼著他們好就該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