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種菜李好也老熟悉了,小時候家裡老吃,他們老家叫“冬覃”。只是這玩意一般都是用來煮湯,炒菜很少用到。
倒也不是不可以炒,只是炒起來有點粘粘的感覺,賣相不好。而且現在這個季節不產這個菜,想炒還沒材料。
另外還有一種很常見的蔬菜叫做薤,杜甫同樣有詩云:“隱者柴門內,畦蔬繞舍秋。盈筐承露薤,不待致書求。”
這菜李好也熟悉,學名叫“頭”,不過這李好老家那邊這個叫“口老”。有點像洋蔥,不過沒那麼大,只有手指大小。葉子像韭菜有點像小蔥,但是不是扁的,也不是圓的。
頭可以用來醃製,也可以用來炒菜。只是這玩意有個弊端,吃了屁多還臭。反正李好小時侯吃這東西就有這症狀,一向對這東西敬而遠之,而且這個時候也不產。
冬莧菜二三月份播種,四五六月份就有收穫,大致是春夏吃的蔬菜。而頭一般都是九十月份播種,來年三四月份才能有吃。
現在正是秋末冬初的時候,去哪找些青菜過來小炒?這個時候香菜或許有點,能看到也不意外,但是香菜能用來炒菜麼?
第五章 準備營業
唐朝食物的做法比較單調,基本就是煮、蒸、烤三種,炒什麼的要到宋代才有。小炒是個好來路,但是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雖然自己有了系統送的炒鍋和調料,但是炒菜需要用到蔬菜。沒有這個一切都是空,而且爐灶也需要改變一下,所以只能想別的辦法。
辦法不是沒有,唐朝的主食大致就是餅。各種餅類奇多,但是跟後世比起來,還是差了不少,隨便想幾個過來,應該是有市場的。
做餅的話,可用時間就不夠。李好的思路還是現代人的思路,擔心只做餅的話銷量不夠好,所以李好想的是早餐。實際上也就是大唐人的正餐,這個時候絕大部分人都只吃兩餐。
大唐人們的早餐,最常見的就是“”。簡單地說,就是面片湯,賈思勰《齊民要術?餅法》對的做法有詳細描述:
“,如大指許,二寸一斷,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使極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愛,亦自滑美殊常。”
這段話解釋下,就是把面片扯成拇指大小,水煮加調料吃。這是唐人比較常見的主食,屬於“湯餅”之一。
這個有熟悉感沒?沒有?沒有就仔細想想。加上羊肉,放點配料,再稍稍聯想下,這不就是後來的羊肉泡饃的雛形麼?
這個都想不到,肯定不是真正的吃貨!
李好接了任務看了自己手上的東西后,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玩意!長安在哪?這不就是後世的陝西麼?陝西在吃貨的眼裡不就是羊肉泡饃和涼皮的代名詞麼?
作為一個真正的吃貨,吃貨眼裡的全國地圖上面的東西就算沒吃過,也必須知道,要不然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吃貨。
涼皮這個時候沒有足夠的條件,也來不及,另外米食在這個時候市場也沒那麼好。而羊肉泡饃就不一樣,還恰恰是李好會做的東西之一,還是最容易被接受的食物。
他不是大廚食神,就只能整點這些小東西。恰好這點東西對於他現在的處境來說,很實用,各種佐料也不缺更不難找。
這時候大唐的各種佐料還是非常的豐富,各種香料和豆岐豆醬都有,羊肉泡饃的佐料不用太擔心,基本上能湊齊,不夠的還有系統的新手包。
另外這邊的主肉食就是羊肉,羊肉泡饃不用擔心吃羊肉被抓,做起來也不會很麻煩。所以整這個對李好來說就是最好的選擇,當然不是唯一的選擇。
自己酒樓左邊是胡人的酒樓,這邊賣胡餅還有西域美酒,這些自己都沒,完全沒優勢。右邊賣麵湯,人家也一直生意不錯。